随州论坛

标题: 随县创新储备土地“用售租融”模式 [打印本页]

作者: 随州日报    时间: 7 小时前
标题: 随县创新储备土地“用售租融”模式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王松、通讯员聂永钧)“以前这块地荒着怪可惜,现在改成夜市,晚上来逛的人特别多,我这小吃摊一晚上能赚不少!”近日,在随县烈山湖大桥东端的随县夜市,商户张大姐一边忙碌一边笑着说。
  自2025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试点启动以来,随县紧扣省营商办相关文件精神,创新探索政府储备土地“用、售、租、融”一体化管理模式。目前全县储备国有建设用地145公顷,其中历年批而未供土地98.69公顷、收购存量国有建设用地46.31公顷,这些曾被闲置的土地,正逐步蜕变为推动发展的“黄金资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走在随县城区,不难发现储备土地带来的新变化,300余亩储备土地披上“绿装”,成为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城市生态带;3处新建的停车场里,300余个泊位让群众办事不再为“停车难”发愁——这是随县对储备土地短期利用的民生实践。今年以来,随县出让储备土地30宗,总面积超过740亩,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1.2亿元。
  针对储备土地面积广、位置分散、管护难度大的问题,随县想出了“以租代管”的好办法。收储的土地在未供应前,县城主城区范围内,已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可直接供地的地块由随县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接收代管;未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的由原村集体组织继续代为管护;主城区外的收储土地由所在乡镇负责代为管理。目前已签订《储备土地管护职责移交通知函》9份,涉及7个代管单位,覆盖储备土地145公顷,彻底改变了以往“重收轻管”的局面,实现了储备土地“有人管、管得好、能利用”的闭环管理。
  产业发展离不开储备土地的支撑。随县经济开发区引进湖北瑞意农业有限公司,该项目使用储备土地113.77亩,总投资达3.5亿元。项目聚焦水果全产业链发展,形成“生产—研发—储运—服务”一体化功能体系。项目建成后,年加工水果规模可达100万吨,带动周边果农增收致富及新增就业岗位500个以上。今年以来,通过产业引导,随县经济开发区引进省级优先发展项目3个,协议总金额11亿元。
  面对闲置土地,随县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用途。原随州联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闲置工业用地收回后改成公用设施用地,让柳林邮政支局得以顺利重建;市烟草公司位于吴山镇的闲置站点土地,调整规划为商服用途再次出让,最终以183.8万元成交;澴潭、高城、唐县镇等地因行政改革闲置的原有划拨土地,调整为公共服务及工矿用地,成功出让用于建设养老中心、农产品冷链储存、农产品烘干加工等项目。
  “腾笼换鸟”也是随县盘活土地的妙招。随州恒达科技有限公司40亩闲置土地挂牌出让,由随县建发集团承接建设中小创业园二期;随州市珠峰钢构工程有限公司的土地及地上附属物收储后,出让给许继三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给园区增添了新活力。另外,随县还依据《闲置土地处置办法》,无偿收回原湖北奥龙中航汽车有限公司在幸福村的500余亩闲置工业用地,其中255亩出让给湖北长江投资有限公司建设香菇产业园,目前已建成投产。
  “‘先租后让’政策太实在了,前期用地成本大大降低,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生产!”某入驻企业负责人点赞随县工业用地供应新模式。2025年,随县通过“先租后让”方式供应工业用地4宗、123.9亩,显著降低了企业前期用地成本,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融资方面,随县精准筛选52宗、94公顷区位优势地块,2025年成功申报12.9亿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为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形成“储备—开发—利用—增值”的良性循环。
  如今的随县,储备土地“用售租融”模式已结出累累硕果:香菇产业园带动近30万人就业;恒晟公司项目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创税收近1500万元,许继三铃扩产后能增加200个岗位;福来康养老中心、随县人民医院、唐县镇客运站等项目落地,解决了民生难题。下一步,随县将持续深化改革试点,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黄金宝地”。





欢迎光临 随州论坛 (https://www.szbbs.org/)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