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发布

日报微博

日报官微

论坛官微

客户端

在线读报
首页 随州要闻 视频新闻 品质随州 话题讨论 百姓之声 县市区 魅力乡镇 在线访谈 行业风采 生活服务 教育 健康 地产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随州高新区和大洪山景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2019-9-30 09:48| 发布者: 随州日报| 查看: 7573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包东流)近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随州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随州高新区专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分别举行,两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分别是“竞进提质,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和“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品质旅游区”。
  随州高新区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推动全区发展的“出发点”,着力打基础、补短板、强效益;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全区发展的“立足点”,走质量兴区、创新驱动可持续的发展思路;累计投入近200亿元,基本建成了30平方公里城东新区及汽车电子产业园、10平方公里铁北食品医药产业园、10平方公里化工园区。(详见A2版)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大洪山逐步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旅游发展俏四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景区先后荣获“全国第四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湖北省地质公园”等殊荣。截至2018年底,大洪山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11.8%,实现出口创汇4281万美元,实现旅游人数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



竞进提质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随州高新区发展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州高新区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强园区、做优新城、振兴镇村,实现了全区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总体实力不断攀升。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推动全区发展的“出发点”,着力打基础、补短板、强效益。2018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8.98亿元,同比增长1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37亿元,增幅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63亿元,同比增长11.7%;限额以上企业实现营业额51.4亿元,同比增长1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1亿元,同比增长11%;财政总收入10.88亿元,同比上升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1亿元,同比上升15%。
  坚定不移走特色发展之路,产业优势不断凸显。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全区发展的“立足点”,贯彻落实“三极支撑,多点突破”发展战略,坚持城乡一体化统筹,走质量兴区、创新驱动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形成并巩固了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农业、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大型商贸物流及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生机勃勃的局面。先后引进建设了齐星集团、青岛啤酒、东风车轮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的项目,涌现出一批差异化优势企业和“单打冠军”,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企业产值65%左右。
  坚定不移走规模集中之路,产业格局不断优化。紧扣“打造产业新城”的使命定位,按照86平方公里总体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累计投入近200亿元,基本建成了30平方公里城东新区及汽车电子产业园、10平方公里铁北食品医药产业园、10平方公里化工园区,各园区路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入驻企业1680家。
  坚定不移走产城融合之路,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按照“产城一体”思路,立足新城区定位,推动新老区融合,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在城东片区建设了一批公租房、安置房和商品房住宅小区,建成了季梁学校、市中心医院新院区、回龙寺公园等教育医疗公园设施,基本建成府河欢乐世界游乐园、红星广场等商业游乐设施,区域生活便利度和舒适性不断提高,产业和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城乡面貌不断改善。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植新型经营主体,引导特色农业规模发展,形成丰年、康华、果王等特色农业“八驾马车”,促进了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着力打造随州中心城区“后花园”。
  坚定不移推进从严治党,政治建设不断巩固。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忠实践行“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大力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全区党风政风持续优化,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聚焦高质量发展 建设品质旅游区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综述


 1988年,大洪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为加快大洪山旅游开发步伐,随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管委会。截至2018年底,大洪山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11.8%,实现出口创汇4281万美元,实现旅游人数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
  聚焦核心景区提档升级。自2009年以来,累计投入核心景区建设资金逾15亿元,先后全面打通42公里内循环道,建成高标准游客服务中心,建成宝珠峰、洪山寺、白龙池、筱泉湾等四大片区综合景点;景区现有四星级酒店3家,三星级酒店4家;建成大洪山剑口户外运动公园、湖北省图书馆大洪山分馆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景点;举办大洪山马拉松赛等文化+旅游系列主题活动,提升景区知名度。
  聚焦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突出“一镇一带四片区”暨山下全域旅游的推进,形成山上山下整体联动、互动互补、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不断擦亮中国特色小镇等金字招牌,推动景区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打造“景区+小镇+营地+田园综合体”的文旅发展新模式,全力推进总投资逾12亿元、占地1500亩的自在小镇建设。以原石部落民族文化区、大洪山植物园生态园林区、花果海休闲农业体验区、东庄畈生态农业示范区四大片区乡村旅游为带动,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聚焦夯实绿色发展底蕴。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守住生态底线。在核心景区和重要道路沿线500米范围内划定5800亩森林严管区,完成污水处理厂、镇区配套管网建设。完成1063座户厕改造,新建2座城镇厕所、9座农村公厕和6座旅游厕所。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储存、转运、处置全覆盖,镇村环境明显改善。着力推进绿色产业,建成大洪山高山野黄牛、土黑猪、香菇、绿色蔬菜、优质稻、茶叶、中药材等产业基地,3家农产品企业跻身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拆迁、改造农房近300户,改造集中村塆7个,建成文化广场8个、乡村休闲游园8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聚焦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截至2018年底,全区481户1008人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出列。壮大文旅企业,以景区根茶公司、常盛食品公司、楚生源公司为龙头带动,促进传统农业向旅游业转型。持续实施农家乐提升工程,推进特色民宿发展,增加居民收入。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保持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平安景区”建设纵深推进,全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聚焦政治建设勤政为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激励广大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主题教育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同推动景区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景区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全体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进一步树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热点推荐
    热门图片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