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发布

日报微博

日报官微

论坛官微

客户端

在线读报
首页 随州要闻 视频新闻 品质随州 话题讨论 百姓之声 县市区 魅力乡镇 在线访谈 行业风采 生活服务 教育 健康 地产

古城漫步—街巷溯源 大同的里坊、胡同及街巷

2021-4-22 09:11| 发布者: 静止的风| 查看: 2883 |来自: 山西政府网

大同古城建城两千三百余年,春秋战国时代叫平邑,汉代叫平城,北魏建都平城,辽金时代称为西京大同一直至今。古城里棋盘式的街道将城市分为大小不同的方格。

一.里坊

最初的平邑与平城时代,是市场与居住区混杂在一起的。由于封建制度的逐步形成,官员、绅士和文人地位的上升,他们要在高门大宅里居住,所以开始市、坊分离,形成了里坊制。

坊四周设墙,中间设十字街,每坊四面各开一门,晚上关闭坊门。市的四面也设墙,井字形街道将其分为九部分,各市临街设店,交通大为便利。

北魏时代是里坊制的极盛时期,平城城周三十二里,拓跋氏考察了当时的曹魏都城邺城,对平城城内的里坊建设做了很好的规划。其平城分为宫城(包括东、西两宫)、外城(多居官员文人)和郭城(为平民百姓所居)。《木兰辞》中的东市、南市、西市、北市均在平城的郭城内,其遗址即现在的东、南、西、北马市角。

里坊制的形成,一是为居民居之,二是为防盗防火。城里先是有坊,每坊大约五十余户,后有里,每里大约五十余坊。坊户造册登记,为选拔壮丁方便,形成了最早的户籍制。花木兰当年代父从军,便是由里长筛选出来的。每坊有墙壁栅栏相隔,每到夜晚,巡逻人敲梆子巡查。辽金时代,大同城池缩小到周长二十里,里坊制没有变化,如华严寺前曰“舍利坊”,现在正府巷还有每隔50米一个隔段的建筑遗存。

二.胡同

元代,大同城周二十里,大同里坊逐步叫成胡同,“胡同”一词最初见诸《元杂曲》。戏剧家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之语,元代大同戏剧家吴昌龄的戏剧中也有“胡同”这样的词语。

元代的皇室为蒙古族,在蒙古语中,水井一词的发音与胡同非常接近,在历史上,大同人吃水主要依靠水井,因此水井成为居民聚居区的代称,而也成为里坊的代称,元代大同的里坊多叫“胡同”,胡同读音为hútòng,如大同西城的“琵琶老店”旁,有一个坊叫“帽铺胡同”。

三.街巷

明代,徐达将军筑大同城,城周为十四里半。大同城内建筑称为“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个绵绵巷”。当时城内撤去了里坊及胡同的墙围,改为街巷制,沿用里坊制城市的方格街道,并把里坊内的道路改造成为以东西南北向为主的街巷,街较宽,巷可直通街,交通大为方便。

街道两边植树,树旁设排水沟,街景整齐宽阔,沿街设店、沿巷建宅,朝街开门,门楼有大宅门、抱厦门、敞亮门、砖楼门等。十字路口建四牌楼、钟楼、鼓楼、魁星楼、太平楼等,街口还建牌坊,巷内有庙宇(五道庙),繁华街景随之在大同城内出现。

清末大同城的街巷发展到二百余条,四大街分别称为和阳街、永泰街、清远街和武定街,八小巷分别为都司街、鼓楼东街、鼓楼西街、院巷、帅府街、火神庙街、东华门街、皇城街。绵绵老巷为黉门北南街、太宁观街、赐福庵街、下寺坡街、裤裆巷、仁爱花巷、豆芽菜巷、仁义巷、铁匠巷、马营街、草帽巷等。

改革开放前,大同古城内外的街巷大约400余条,近几年,大同古城进行了街巷改造,完成了古城墙的修复,大同古城从里坊、胡同及街巷制过渡到了现在的社区制。

热门图片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