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发布

日报微博

日报官微

论坛官微

客户端

在线读报
首页 随州要闻 视频新闻 品质随州 话题讨论 百姓之声 县市区 魅力乡镇 在线访谈 行业风采 生活服务 教育 健康 地产

2019年版《黄鹤楼志》首发 一本书穿越武汉地标1800年

2021-7-1 11:16| 发布者: 停止孤单| 查看: 11967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舒均 李辉 通讯员江萌 詹才来 王建权)6月30日,《黄鹤楼志》(2019年版)首发仪式在黄鹤楼公园举行(如图)。记者了解到,此书堪称黄鹤楼“百科全书”,不仅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且全面介绍黄鹤楼1800年的兴衰起伏。

黄鹤楼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给名楼修名志,20多年前,武汉多位专家聚集,阅览古今相关文献,并进行实地考察,编撰完成的《黄鹤楼志》(1999年版),由于史料丰富,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好评。20年后,许多新发生的大事记、新成果需要记载,于是2019年启动了第二轮《黄鹤楼志》编修工作。

经过两年编修,2019版志书终于在党的百年诞辰之际,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极目新闻记者看到,新志书分为沿革、园林、人物、艺文、旅游等五篇,入志资料上自汉末三国,下至2019年,时间跨度长达1800年,涵盖黄鹤楼公园及周边地域在内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建置沿革、文物名胜、名人行踪、古迹遗名等。

首发仪式上,《黄鹤楼志》(2019年版)编审、黄鹤楼文化顾问潘长胜说,新志书与旧志在历史的传承上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但收罗更加宏富,资料信而有证,真实可靠;且求新求变、与时俱进,多处填补学术空白。

作为文化史研究者,同时作为1999年版和2019年版《黄鹤楼志》的主编,武汉大学教授、文化史名家冯天瑜对黄鹤楼有着特殊的情怀。

“作为武汉人,从小在黄鹤楼下长大,黄鹤楼文化是融入在我的生活和记忆之中,所以在两本书的编修中,我都满怀热爱和期待。”冯天瑜说,新志书是一本让大众了解、认识黄鹤楼的参考文献,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对黄鹤楼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有着积极意义。

黄鹤楼公园管理处主任李鸣生表示,新志书的编修,不仅有利于黄鹤楼历史文化的传承,还能进一步加强黄鹤楼的国际传播能力。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更加注重黄鹤楼的文化管理,进一步注重修缮景点,编写导游词、完善数据库,打造文化品牌、开发旅游线路和文旅商品等。

首发仪式上,新志书编撰成员们还向省市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和高校图书馆等20余家单位赠送了《黄鹤楼志》(2019年版)。

【纠错】编辑:袁君子
热点推荐
    热门图片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