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洁美随城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50111|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从“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到“一个优化、六个建设”

[复制链接]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2-22 09:50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5-8-29 10:0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从“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到“一个优化、六个建设”
    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 d7 c7 n3 Z1 @7 ~( P' T
    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鲜明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

    - H1 ^5 S8 m. I' m, |
    围绕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这次会议提出“一个优化、六个建设”: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 I; b: B' N$ r3 ]; V
    “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标定了我国城市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a. ^: k5 D+ P6 D
    回望10年前,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
    8 T+ q2 t  F! D+ h/ }" D
    从“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到“一个优化、六个建设”,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认识上的深化,也有目标上的跃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7 ]3 J3 J0 Z+ U0 B
    (一)从“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到“一个优化、六个建设”,思想上一脉相承。

    # C% C! Y, q3 `9 i
    ——坚持人民城市理念,一脉相承。

    - _1 t% ]1 N* Y3 Y- o: H$ b3 b
    “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深刻的论述、生动的阐释,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7 n9 ?  d; N; {) j) N) G" J
    理念引领实践。

      h( M! ^6 ?8 j0 v& {
    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上升至2024年的67%;

    1 N0 _+ P' S. v4 V$ U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近1.1万公里,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均接近100%,供暖区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占比超过90%;
    # m/ {! f, O" a- V- f' c" E. o
    开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800多万套,惠及1.7亿群众;
    % c# I. S! e' ]& {8 t
    2024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约60%,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9%……

    % a& J: c4 x  q# y
    数字背后,跃动人民至上的初心。

    ) S1 ]+ T% l. A& \# \. |
    ——把握中国特色,一脉相承。
    + x" ]1 e6 _8 K9 G/ D9 m$ P) \
    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今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这两句话,明确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也是“两个结合”在城市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O* Q& K- s& e  f5 ]
    何为中国特色?内涵博大精深,仅从两个维度析之:

    3 e5 d- W6 x" W2 {% q0 l1 I$ u+ \  f
    一个维度,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二元结构的现实。
    * B, M/ y$ P2 [9 u& o
    尽管我们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7%,但仍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但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乡村都不会消亡。我们的现代化,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要“让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8 Q' f- ~' L2 ^- c6 s
    一个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 Y, s* H/ z9 k! J( Z$ m: |
    我国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城市是一个主要载体。我们的城市建设,固然需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但不能丢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得住乡愁”,就要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保护,彰显中国气质、中国风范。

    # N; N% ]7 l6 K+ w4 Y
    对此,在这次会议上,总书记语重心长告诫与会同志:“像大规模迁移砍伐树木、滥建文化地标、随意更改老地名那样的事,决不能再干了。”
    ! R! A! b( v  p2 T; ^) @$ D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一脉相承。
    0 t7 v4 t  u# R- K3 o  o2 y$ z
    十年前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讲了一段分量很重的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有了很大提升,但我们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城市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问题,归根到底是没有充分认识和自觉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3 A& }. u  _$ s# f- g" m2 L
    这次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尊重规律的问题:“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要久久为功。”

    8 S; O* U6 H  c6 T, R
    按规律办事,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 x# a, m; O, E1 K# f
    “十年前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我讲了‘一个尊重、五个统筹’,这些并没有过时,要继续抓好落实。”
    * D- L) ^- T) K7 {# ^- O3 `
    (二)从“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到“一个优化、六个建设”,战略上与时俱进。
    / K5 D* y- y* i) _$ w: V( z6 \
    和十年前相比,城市工作面临的时与势都有新的变化。

    # [3 r3 @# h9 T/ k
    何为“时”?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十年后我们就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L5 O; _- T' }" X) c* ~
    何为“势”?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70%后,通常进入缓慢发展的饱和阶段。这一阶段往往伴随着城市人口增幅有限、城市之间分化更加明显、部分房屋和基础设施老化、安全稳定风险增多等新情况新问题。
    : m0 }+ a: r8 ~9 Y% o& C: q; s
    时与势变了,工作要求、目标任务等当然也要随之变化。

    2 [8 {$ v7 X4 j9 F3 R" M
    这次会议提出“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这一提法引人注目。相较于十年前会议上提出的“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新提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新的跃升。
    2 I) B* I2 {( m4 {/ c0 N  m0 K3 I
    何为“内涵式发展”?这次会议提出“五个转变、五个更加”: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2 w5 R) M2 r; s+ S. r5 _4 L
    不妨从几组关系去理解。

    2 a# s4 j; y+ o4 Q' h/ Z: _1 L$ H' U, g
    其一,见物与见人。

    + k3 H* ^) S8 \; X7 W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工作的重头,不能见物不见人。”

    ( i$ X! l; A1 v: n& r3 Z; U
    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曾是远近闻名的“老破小”。如今,通过既改“面子”又改“里子”,社区食堂满足居民“下楼吃饭”需求,家电维修点、裁缝铺等集中布局,清新文艺的特色小店充满烟火气,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2 c" {# o) t, i- R3 R) r( T. \
    去年在这里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这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初心。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城市发展才能有高度更有温度。
    3 A1 f' d8 H7 e6 a1 d9 L# E
    其二,增量与存量。
    ; C) C" o; D3 f; V5 f/ ]. X. @4 S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发展经济是理所当然的,但打强心针、“摊大饼”式地扩张,农田、菜地、绿地一环又一环被水泥所吞噬,就会摊出不可治愈的城市病。

    . F, {4 h& K* t+ b; G& N- q1 i
    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10年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50平方公里,从“大而全”转向“高精尖”;盘活“老家底”,天津推动老旧厂房改造,打造智能制造园区、文创孵化基地等新载体;巧用“城市角落”,四川成都建成600余处口袋公园,街角之间绿意盎然……激活存量潜力、拓展增量空间,二者协同发力,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
    4 w$ U- o/ q: x; o5 C( A
    其三,建设与治理。
    * |9 `0 x9 I) l) d% V) D0 @5 A3 W
    我国城市已经进入“三分建、七分治”时期,治理在城市工作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 g, p2 h3 _1 z  d7 g9 u1 M
    建筑密、人口稠、房屋挤、道路窄、绿化少,“大城市病”一度困扰着上海。“把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城市建设好、治理好,要有大格局、大思路,也要有精细化思维和‘绣花’功夫。”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蕴含着城市治理的科学方法论。

    + _" U- M7 T0 a9 d/ _
    从制订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绘好超大城市治理的“工笔画”;到打造“12345”市民服务热线总客服、建成1100个人民建议征集点,畅通听民意、察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车”;再到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推动“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上海着力完善城市治理工作体系、推动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 D6 W0 |4 Z6 k- @: I. C
    对于形势变化,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
    6 E% U# z7 `- Y+ u
    站在城市发展的重要转折关口,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坚持好“五个转变、五个更加”的重要原则,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7 Z! ?1 ~; o8 p8 g. Q
    (三)“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和“一个优化、六个建设”,统一于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

    7 ~, W0 A" h& O( ~1 q7 j+ [
    现代化人民城市什么样、怎么建?从“五个转变、五个更加”到“一个优化、六个建设”,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给出了清晰的“路线表”“施工图”,既有“怎么看”,也有“怎么干”,关键是抓好落实。这就对各级干部落实各方面任务部署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3 N8 C) F, j' Z- `0 k1 g
    比如,如何做到“因地制宜”?

    0 r( [8 i. f5 j1 a9 J( W; a
    现代化人民城市,这个大目标是一致的,但绝不是“千城一面”。城市发展必须讲求特色,坚持各展所长。

    8 a$ d3 P9 t. u
    我国有690多座城市,自然资源千差万别、要素禀赋多种多样、文化特色各有不同。只有深耕各自的优势,从差异化中找准定位,才能在适合的土壤里培育“种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5 J- V$ J2 w; b+ d% v$ r) v  E4 |# V
    3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领导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立足中国的实际、厦门的实际”,提出了建设“自由港型的经济特区”的目标。30多年来,厦门始终沿着发展战略指引的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从一座海防小城发展成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 w% g8 P% C# `; e
    再如,如何保持“历史耐心”?
    5 W* s% H  C% n- s) e9 u. X! w1 J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攻坚战”和“持久战”都要打好。城市工作既有阶段性,也有连续性。有些事,下一番功夫是可以办好的,特别是像危房改造、子女入学难这类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项,需要以“今日事今日毕”的紧迫感优先推进。这类事情越早办好,越能减少矛盾,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7 F( X% g# a6 C* J! c" X/ ^( i1 Z+ c
    同时,城市工作中还有很多事难以“一次性”解决,这方面就要有长远眼光,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如果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可能“揠苗助长”。
    ; p- k3 G& [3 Q9 f+ l- h
    设立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面对外界对平地起新城的急切期待,“雄安新区将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不要留历史遗憾”,起始之初的两年时间,雄安几乎未动一砖一瓦。

    % {8 \7 [5 b1 k. E/ K, x; R
    沉潜下去的雄安稳扎稳打,地上、地下、“云上”日新月异,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正逐步成为现实,一个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 z9 g9 q( n" ^/ w& y" X, B
    又如,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 H/ k/ B- k$ u+ S# V" _
    城市工作千头万绪,关键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克服“政绩冲动”。文脉赓续,便是城市发展不能丢失的一份坚守。
    4 O% z% Y1 }8 Y) h+ Y/ E' Z8 L
    在这次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起一个故事:北宋年间,福州知州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多年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我在福建福州时,就提倡多种树,少种草,不能让老百姓挨晒。”

    5 P5 [8 m$ S* |
    “像大规模迁移砍伐树木、滥建文化地标、随意更改老地名那样的事,决不能再干了。”如今,福州榕树数量超过16万棵,百岁以上老榕近千棵。
    : d3 u6 X: `. o3 T0 {
    种树,不只是绿化方式的问题,更关乎“为谁而种”,牵涉的是要显绩还是要潜绩的政绩取舍。破除“速成心态”,避免“建了拆、拆了建”的短视行为,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转化为推窗见绿、漫步有荫的具体行动。
      ?- F, t0 P" s( r+ k4 K& J$ c
    “平常的考核不能光盯着GDP增长了多少、建了几个大项目,还要看欠了多少债。不能让一些人击鼓传花,把问题留给后人。”
    6 {" C+ a5 \! j" a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契合。
    ; V/ J( G: t4 B
    从现在起到2035年,又是一个10年。我们既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要有久久为功的定力,更要有“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的韧劲,“把历史视角、战略思维,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
    $ E3 k* i( p" Z# G& v
    从“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到“一个优化、六个建设”,落脚点还是“人民”二字。人,既是城市的主角,也是城市工作的旨归。认真贯彻人民城市理念,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历史的纵深感来把握现在做的事情和制定我们的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朝着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扎实迈进。

    4 Y1 |8 H/ v+ y7 w& {: M! W. b7 m; R$ H/ V% P% }& y+ _
    返回洁美随城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