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6816|回复: 0
收起左侧

企业老板盘活随州花鼓戏

[复制链接]
楼主

客户端新闻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2 09: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本帖最后由 伍雅兮 于 2018-1-2 10:09 编辑 ! O4 I# e" S$ `$ `6 `
! W" t3 t" s  v
201406230849004.jpg
( q+ c& x" P* D# C9 M  q, _
图为:《公路孝女》公演
; Z0 c5 }. D5 a! ?4 t. k$ H8 A9 p
D8006AD848AF11C391DDC59EC1C9FB5A.jpg
' A* V7 @8 _8 x8 w% ^3 p7 J
随州花鼓戏《不下马的将军》

  x0 \) }9 G% T* u" G2 p- \
    随州花鼓戏属于典型的“一戏一团”,即一个剧种只有一个剧团,是我国戏曲艺术中一枝奇葩,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 J' J) K2 f2 R! V    2012年,随州花鼓艺术剧院以2510万元整体拍卖,由事业单位改制成为非营利性企业。5年过去了,随州花鼓戏传承情况如何?2017年12月下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随州探访。6 M4 h& C+ k7 N1 X3 x$ c
! f% _% [. c$ \& x
    企业老板买下剧团
' }" y- b5 j& H
& J" c: Z. e& o: q" }$ I- s    排练厅,随州花鼓艺术剧院精准扶贫小戏《浪子回头》正在彩排。0 ~9 S  @5 F8 ^$ U$ V
    剧院院长何敬国介绍:他原本是化工企业董事长,2012年听说原随州花鼓剧团要整体拍卖,便参与竞拍,并以2510万元竞拍成功。
' J1 k7 R' W: P3 d; F    随州花鼓戏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近200年。早期是民间艺人卖艺谋生的手段;历经“打锣鼓”“地花鼓”“草台班子”的变迁,花鼓戏兼容并蓄,有蛮调、奤调、梁山调和彩调四大声腔,南戏北演,北戏南演,在随州交汇发展,成就独具地方特色的花鼓戏。
9 U/ E( X- {; c. v, `! s  W4 C    但隔行如隔山,从工商转文商,转型困难比他预想的多。资金不足,编剧、导演、演员青黄不接,设备老化,没有演出场地等等。何敬国辞掉原企业职务,一心扑在花鼓戏传承发展上。
+ ]# u4 \8 |- z: p7 L$ K4 `  t$ z    转制改企,员工们之前是事业编制,如今身份转变,都担忧未来保障问题。何敬国决定以新戏选将,激活内生动力。; t  A7 ~4 q+ {$ x3 `7 b# t% I% v% n

( R) A: B% M$ v6 y    花鼓戏不能失传6 o* v7 x  B  v& J

  }6 I  b9 h  ]    剧院工资并不高,原来75人的剧团,只留下包括4名非遗传承人在内的20多人。新人有进有出,整个剧团现有46人,但精气神、创作力、演出效果等与刚接手时大不一样。1 R3 S% Z: k# |  P( q
    其中,随州花鼓艺术委员会主任陈小宝是国家二级演员、省级非遗传承人,也是改制前的团长;编剧李永朝年近七旬,仍坚持写戏。“花鼓戏源于生活,都是老百姓街谈巷议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哪有群众不欢迎的呢?”李永朝说。
% z- r0 }3 J& G( c/ R    2012年4月,他从《湖北日报》上读到通讯《王何林的万里尽孝路》。王何林是随县公路局一名普通养路女工,出生3天遭遗弃,由该局职工王明祥、何明兰夫妇抚养成人。2011年冬,王明祥胃部大出血住院,何明兰瘫痪在床。王何林每天在家里、医院和单位之间奔波。为侍奉病瘫父母,她负债8万多元,房产抵押了,男友也因家庭举债告吹。
1 ?" ~* m) y' `8 b* |: n$ c/ m# j1 f    李永朝深深感动,创作了现代剧《公路孝女》。该剧2014年5月公演后,先后获湖北省第九届屈原文学奖、第二届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节剧目奖。“改制不改初心。花鼓戏不能在我们这代传承人身上失传,否则我们就是罪人。”陈小宝道出了老戏骨的心声。* |! y/ i! p0 G1 Q
. o" c* k. D: v* _
    为编钟之乡打造“千古绝响”( I- H% H! g/ r* S' q% y# g
+ t4 O/ Z: v$ \# ]  S! c% f
    “随州花鼓戏是艺术,不能低俗、庸俗、媚俗,要讲品位、格调、责任。”何敬国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早在2000年秋,李永朝以随州出土的编钟为线索,创作剧本《千古绝响》。“2018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我们决定排演《千古绝响》,借助这台大戏,把随州花鼓戏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何敬国说。
  S9 D4 t' n( n    为《千古绝响》,随州市政府出资50万元用于花鼓戏传承人才培养,开设中职班,对首批36名学生进行了文化和专业培训。
$ P& I0 ^# c  S    28岁的冷鑫曾在上海从事演艺事业,三年前进入剧院拜师学艺,目前已是花鼓戏新生力量。近日,随州北漂女孩张曼也加盟剧院……新生代回流,正助力剧院实现梦想。7 F6 q" e+ p. ^. Y. x
' H  Z+ x: B9 y8 m7 v9 p5 l

1 {. Z% N/ e- {1 W8 B
. l+ {. k* U0 i

  Y% _/ P- k7 E+ t8 R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喜 通讯员 余运来* n& D+ d: A& u8 K

3 n2 r" O! n) i& ]' E( Y! D& d! @0 X( c6 {7 J9 [2 N6 I. X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