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973|回复: 0
收起左侧

“多维扶贫”看广水

[复制链接]
楼主

客户端新闻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2-7 09: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特约记者 李明清/ K( M# l( L: X8 s* o! H
  广水市城郊办事处八里岔村贫困户卢德金最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样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卢德金高兴地说。去年,该村共有12户贫困户的危房得到了改造,实现了安居梦。3 r; w3 J! M% u3 n
  据介绍,在驻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八里岔先后建成了2座50千伏光伏发电站,成立了三台山茶叶等3个合作社,种植油茶、果树200多亩,让贫困户增收有了产业支撑。建起了便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方便了村民办事、看病;硬化通村公路3.1公里,改善了交通不便的问题;为地处偏僻的87户村民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 H! q4 J. ]" p2 h8 t  U; \& ?
  贫困不仅仅是单一维度的收入不足,还包括获取教育、卫生、饮水等基本服务能力的欠缺。近几年来,广水深入推进多维扶贫攻坚,立体精准施策,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截至目前,该市51个贫困村中,已累计出列23个村,脱贫39025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9.1%降低至4.2%。
; F; [  \' a/ T* a7 i1 W# j; I1 C( y5 ]1 e5 Y+ {: J6 a* i
产业先行 夯实支撑
' m2 S2 z4 Q2 p* y/ b  昨日,在湖北传奇园艺公司广水市长岭镇泉水村多肉植物大棚基地里,几位村民正在里面给植物去叶整厢。据介绍,每人每天有60多元的收入。近年来,先后有7家企业落户泉水,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参加务工得工资、入股分红得红利、学得技术再创业,既“富口袋”,又“富脑袋”。9 ~- S- j4 m4 y2 T
  精准扶贫,产业先行。广水坚持兴产业、拔穷根,致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扶贫构筑脱贫长效机制,增强脱贫“硬支撑”。
) \, o" M) {, [. j" \4 W3 e  向“阳光”要收入,做实光伏扶贫。针对广水日照时间长、低丘岗地多特点,该市加快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收益稳的光伏电站项目。目前,全市共建光伏扶贫电站272座,总投资2.7亿元,总装机38.56兆瓦,每年可发电5553万度。全市51个贫困村和11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均建有5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均收益5万元以上。: c) G% E. q4 u2 f# j! w* F" e7 X4 R3 ]
  向“调整”要收入,做实种养扶贫。该市紧贴市场优质需求,以增强有效供给为着力点,因地制宜引导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市开展特色种养的贫困户由2014年的5%增加到目前的36%。
- F$ L) u; w, I. u: L) _  向“互联网”要收入,做实电商扶贫。抓住被纳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机遇,引导互联网与精准扶贫有机对接,建设镇村电商网点378个,覆盖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促进农产品上行,让广水山货“卖全国”。
0 ]  z- x' I$ W* I% Z$ p8 z( X9 B" e
立体施策 多维帮扶, f# E0 K* Z! l! G/ s' I  N
  “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们一家人都非常高兴,感谢党,感谢政府!”在李店镇飞跃村易地搬迁点,搬进新房的贫困户黄国兰激动地说。黄国兰以前一家五口住的是3间土房,丈夫在外打工,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她和孩子都会担惊受怕。搬进新房子后,村里还安排她当保洁员,增加了她家的经济收入。
# w: F0 [; H9 C0 T# `  广水在精准扶贫中立体化施策,多维度帮扶,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围绕“搬得出、住得下、能脱贫”的目标,该市投入4.6亿余元,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共建成安置房4186套,安置小区成为生态宜居新福地。
# z. E" l, M0 j$ k- B- l8 s4 Z  深入推进助学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该市认真落实助学政策,广泛开展金秋助学、关爱女孩等政府性助学及“心系寒门学子·放飞青春梦想”等社会助学活动,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扶贫助学长效机制。+ ?3 f+ J" [( k1 x* r- j! F
  健全医疗救助体系,消除因病致贫返贫。筹资843万元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保险,出资1295万元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构建了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大病救助“四位一体”医疗保障体系。! a0 s3 d7 C, K5 Z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投资1650万元铺设供水管网198公里,解决10031名贫困人口饮水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0万亩,完善一批水利设施,增强农业旱涝保收能力;加快打通农村“毛细路网”,全市所有贫困村均通水泥路或砂石路;完成所有村卫生室“五化”达标,实现了贫困人口“有病及时医,小病不出村”。/ P- B3 u! Z4 G/ m& w7 A
20170407104101984.gif
# u# Y' ?# W6 L* i8 a  F' J$ f9 ^! Y* Q: m5 Z, m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