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伍雅兮 于 2018-3-15 14:50 编辑
* l/ @% y) I) O) Z+ A' Y- N2 @' U) }/ j- k: q8 K6 D
通讯员 程鹏
, ?! K+ c/ C: H 初春时节,走进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只见道路边连绵起伏的山丘上,机车轰鸣、人影攒动。
' ^+ q1 k! ?% E! F0 n1 v8 t q 在新开挖的梯型田垄上,几位上了年纪的妇女正在低头劳作,挖坑、插苗、填土,她们两人一组,配合默契,不一会工夫,一筐花苗便整齐地挺立在泥土里。她们栽种的是赤芍花苗,这是一种集观赏、药用价值于一身的芍药品种,花苗从1000公里外的河北省安国市运来。
; S6 U0 d. x. X2 t! d/ j/ F! ]2 V “赶着雨后墒情好,我们要将这30万株花苗全部栽下。”随县柏树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经理夏仲德指着山坡上劳作的人群介绍,眼前已开挖的山坡是今年新建的1000亩油茶基地,油茶树苗已全部栽好,现在正在其中套种芍药。“今年种植500亩,明年再发展500亩,等到“五一”节左右来,你们眼前将是一片芍药花海。”
# E0 k) N) X2 _$ N t o) m 柏树湾村立足长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今年,在全力发展油茶种植的同时,积极探索“林药间作”新模式,实现“以短养长”。“芍药成活后,我们会继续在油茶和芍药间套种紫苑、丹参等中药材,这些药材价格稳定,十分畅销,还能开出美丽花朵。”技术员李运兰说。李运兰是柏树湾村专门从“药都”安徽亳州聘请来的药材种植专家。今年,该村大力引进农业专家驻村指导农业发展,李运兰和同行的陈书军专门指导合作社的芍药和其他中药材种植,并承诺负责全部药材的保底回收。8 e. b: y: c z p! G# z0 I5 D
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桄沦算了一笔账:油茶树采摘期可达十数年,丰产期每亩油茶子可卖到1000元,如果榨油,收益更大,但栽种后的第三年才开始挂果,盛果期要到5年以上;油茶树中套种紫苑、丹参等中药材,当年就能收获,按目前市场价,每亩最低收益6000元;套种的芍药当年能开花,第二年进入花盛期,四年后开始采收,预计每亩采收芍药根3吨左右,按目前市场价可卖到1.5万元。药材和芍药的收益可以很好地弥补油茶在种植、管理期间的人工费和各项开支。芍药、紫苑、丹参花朵繁盛,是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长花、短花,开出的是致富花。”
' Z% p& m& e5 C 柏树湾村的油茶基地归村集体所有,由合作社管理经营。该村通过荒山流转,实行“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油茶基地收益的一半归农户所得。基地充分吸收村里的妇女、老人等闲散劳动力,进行种植、管理工作。“每天来这里种植的农民有30多人,每人每天能挣100来元呢,咱们家又多了条增收门路。”村民左任芳说。6 ?, `7 W- q+ n$ R/ E9 u
“美丽乡村要有产业支撑,我们探索油茶、芍药、中药材套种新模式,利用长短花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拉动了群众就业创收,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张桄沦说,柏树湾村正全力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县级示范村目标而奋进。
. u. l3 Z& S! J* I8 I! \
4 }( ^7 n9 S; o% K
: l" ]) g8 q/ `* s, g3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