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医疗健康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843|回复: 0
收起左侧

[本地医疗] 随州首例!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

[复制链接]
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近日,随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传来好消息——全市首例三维介导下心房颤动脉冲电场消融术成功开展,这标志着市中心医院在房颤治疗领域实现又一重大突破,填补了随州地区在该项前沿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广大患者带来房颤介入治疗全新的先进技术选择。

56岁的邹先生因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心悸、胸闷症状,常感觉“心跳紊乱、时快时慢”,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此前虽接受过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为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邹先生来到市中心医院就诊。该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电生理团队在对邹先生完善全面检查及评估后,决定为其行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手术。

10月31日,手术正式开始,在上级医院教授的指导下,病区主任姚维、副主任秦忠心带领电生理介入团队,联合无痛中心在局麻下穿刺股静脉,行房间隔穿刺至左心房,使用环形消融导管进行左心房建模。建模成功后运用特殊的脉冲电场消融设备,向心脏特定区域释放短暂而高强度的电场脉冲。脉冲精准地破坏房颤病灶,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更加简单高效。

微信图片_20251106172307_529_5.png

整场手术从穿刺到结束仅耗时90分钟,较传统术式缩短近半。术中邹先生全程清醒,不仅能与医护人员说话聊天,也没有明显不适,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经后续治疗痊愈出院。

微信图片_20251106172317_530_5.png

作为随州地区首例成功开展的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手术,体现了随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专科技术硬核实力。医院心血管内科将持续推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用更精准、安全的诊疗方案,守护百姓“心”健康,为随州医疗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供稿通讯员:程雪梅、尚雷雷)

Q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房颤脉冲场消融(PFA)?

这是一种相对传统热消融(射频、冷冻)更新的技术,被誉为房颤消融领域的“革命性”进步。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短暂、高强度的脉冲式的高压电场冲在心肌细胞膜上形成不可逆的“纳米级微孔”,破坏细胞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凋亡,达到隔离异常电信号的目的,从而恢复窦性心律。

二、PFA有哪些优势?

1、安全性高:传统消融依赖高温(射频)或低温(冷冻),可能会损伤食管、膈神经或周围组织;PFA采用高压电脉冲,选择性作用于心肌细胞,避免“误伤”邻近结构。这显著降低了肺静脉狭窄、心房食管瘘、膈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风险。
2、手术时间短:每个点的消融时间极短(以秒计),能显著缩短整体手术时间。
3、精准高效:电脉冲仅破坏心肌细胞,保留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完整性,消融边界清晰,降低复发率。

三、哪些人适合房颤消融?

1、房颤患者有症状,吃抗心律失常药没效果或受不了,可做消融减少复发、缓解不适。
2、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可把导管消融当首选治疗来改善症状。
3、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的患者,做消融能改善病情预后。
4、房颤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患者,可考虑做消融缓解症状。
5、房颤转复后出现有症状心脏停搏的患者,可考虑做消融,避免装永久起搏器。
6、确诊房颤 1 年内,且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不管是持续性还是无症状的,可考虑做消融改善预后。
7、房颤合并中重度功能性二尖瓣、三尖瓣反流的患者,可行导管消融。
返回医疗健康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