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7252|回复: 0
收起左侧

机器换人闹春耕

[复制链接]
楼主

客户端新闻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3-2 14: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机器换人闹春耕——洛阳镇稻星种植合作社春耕小记
; M  y+ m# ~6 n1 b特约记者 余运来
. T9 M, \% c: O1 R- {4 a  春雨淅沥,喜鹊在枝头欢歌,“嘟嘟嘟”的拖拉机声唱响春耕协奏曲。3月1日,来到曾都区洛阳镇王家桥村二组,一幅春回大地闹春耕的画卷跃然眼前:农机手聂波穿着雨衣,驾驶红色旋耕机,穿行在尚有积水的田块里。. ]  M7 e- ^& z/ K; S7 a6 B3 t
  “我们正月十一就下田作业啦!现在已耕了100多亩。”聂波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
3 f8 c# S4 {# C6 [( E! B7 b  “季节不等人,我们要赶在清明节前,把这1500多亩田全部旋耕一遍。”洛阳镇稻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晗接过话茬,旋耕后,谷茬翻进泥土里,通过微生物降解形成底肥,能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7 f2 Z) H9 F- k  杨晗刚过而立之年,2009年大学毕业后在武汉上班。2010年春节回家,看到村里年轻人几乎都在外务工,冬闲田大面积抛荒,父亲杨明星开的旋耕机处于休眠状态。爱上网的他灵机一动,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年轻人机械种田,见为数不多,便瞅准了机械种田这个市场,决定回乡创业。杨晗找亲戚朋友借了4万多块钱,买了台插秧机和收割机,当年从村民手里流转96亩农田,种植水稻纯收入达到10万元。
9 X8 E% B7 w3 ~8 I9 I4 ?  推开稻星合作社的大门,一台近10米高的烘干机被薄膜包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机械仓库,只见育秧机、插秧机、播种机、收割机、旋耕机、铲车、植保飞机等一应俱全。2 k) s5 C2 N7 C6 b$ o1 R3 ~
  “从小机器换成大机器,已经换了一茬。”杨晗说,“这些农机看起来不起眼,等到用时能派上大用场。”
  S4 C5 J: Q6 L# d. h* `$ B- b  经过8年摸爬滚打,稻星合作社网络社员200多户,流转农田2100多亩,请了2名农机手,3名田管人员。杨晗逐步实现了机械耕田、机械插秧、飞机植保、机械收割的现代化农业梦想。
6 a% K, {' u& V: G  “全部机械化,既能降低种田成本,还能增加收入。”杨晗算了一笔账,去年,刨开土地流转租金、种子、肥料、管理成本,他流转的1500亩田,纯收入达140多万元。
3 e; D3 ]# @8 `8 o  人勤春来早。“今年春耕与往年有何不同?”面对记者追问,杨晗侃侃而谈,去年,他采用机械条播试种了100亩水稻,丰产丰收。今年,自己流转的1500亩田,全部采用机械条播种植水稻,省时、省工、省水。
5 X) z) B% W/ F$ _  在曾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许贤超看来,杨晗是曾都新型经营主体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代表,全程机械化操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对周边农户进行机械“代种、种收、代管和服务”,契合了当前农业生产现状,提高了粮食产能,是对中央一号文件中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生动诠释。3 X% y6 F. b8 e, @3 B

% Y  o$ {7 K" q1 b1 e; J
返回随州要闻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