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豫南楚民 于 2018-3-25 15:39 编辑
【人间四月芳菲尽——国色天香话牡丹】:
湖北随州以牡丹文化旅游为契机,(继去年首届牡丹节)再次举办2018第二届随县牡丹文化旅游节,以提高随州境内‘神农牡丹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助推随州全域旅游发展,吸引更多省、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2017年4月7日,湖北随县首届牡丹文化节在尚市牡丹园隆重开幕,300多个牡丹品种、万株牡丹争奇斗艳,芬芳四溢,引来市内外的一万多名游客共赏“花中之王”牡丹风姿, 那气度非凡的洛阳红、纯净硕大的白牡丹、、姹紫嫣红,芳香浓郁、美不胜收, 牡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誉为‘万花一品’、是美的化身、象征纯洁与爱情;牡丹又名富贵花、洛阳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清代末年,牡丹就被当作中国的国花。国尊繁荣昌盛,家重富贵平安,人喜幸福吉祥,这些特点和寓意,使得牡丹被拥戴为花中之王,
牡丹花尤其受文人青睐,留下了不少千古名句。 诗仙李白的"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大诗人白居易有关牡丹的诗句,其数量之多,诗句之美,都让人拍案惊叹,赞赏不已,
‘桃李杏花落满地,牡丹迟开不争春’,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来迟,待到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将尽期。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从而形成了包括园艺学、药物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相约尚市龙脉,去牡丹园欣赏牡丹的娇媚,领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人为花狂’的真实含意。
“桃李杏花落,牡丹始盛开”
牡丹花花型优美,颜色绚丽、清雅,成为古今画家爱好的题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