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蜂蜜柚子茶 于 2025-8-15 11:19 编辑
近日,曾都诗联学会、风光社区党员向风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捐赠了一批精心创作的作品。这些承载着文化底蕴的佳作,如清泉般浸润社区文化土壤,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滋养居民心灵、凝聚文化共识的精神家园,优化了营商环境。
曾都诗联学会顾问郑道明老师、会员郝明鉴老师,以及党员冷权忠同志,向社区捐赠了一批精心挑选的字画和书籍。郑道明老师捐赠的花鸟作品行云流水、洒脱飘逸,笔墨间既有诗词的韵律之美,又显书法的动态神韵;郝明鉴老师以隶书创作的捐赠作品古朴雄浑、筋骨峻峭,每一笔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沉稳厚重,字里行间透出经典名句的深邃意境。社区党员冷权忠同志捐赠的书法作品则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笔墨间流淌着对文化传承的赤诚之心。此外,郑老师还捐赠了多部个人出版的诗词、书法专辑,为社区图书室文化资源增添了珍贵典藏。
此次捐赠作品不仅丰富了社区文化阵地内涵,更体现了各方社会组织、党员对社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曾都诗联学会常务副会长杨慧表示:“学会将持续深化与社区合作,组织公益书法课堂、文化讲座等惠民活动,让辖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社区将此为契机,深化文化共育,构建“文化助老+银发共治”模式,让老年人在社区治理中“老有所为,老有所获”,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贡献风光“银发力量”。
今年以来,风光社区依托邻里中心、乐康驿站、友邻客厅等服务阵地,开展“党建+”“文明+”“网格+”“邻里+”系列活动,组织以“五老”为主体、热心居民共同参与敲门行动、排查行动、关爱行动、清洁行动,累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文明行为劝导、关爱青少年儿童、邻里纠纷调解、物业服务监督等助力基层治理活动150余场次。与此同时,社区持续挖掘各领域有能力、有公心、有时间、有威信的老年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有效激活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不断壮大银龄先锋志愿服务队伍,以居民关注的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召开“银龄议事会”,发挥“桥梁纽带”和“经验导师”作用,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群众基础,积极参与小区公共事务,发挥“杯水灭火”最大效能。(通讯员 何奕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