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碰到有人突然晕倒。这种情况背后有一种“幕后黑手”——它叫「血管迷走性晕厥」。
你可能会问:这名字听起来好复杂,到底是什么?
其实,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晕厥类型,差不多一半的晕厥都是它引起的。说白了,就是身体里一个叫“自主神经系统”的家伙突然“短路”,导致心跳变慢、血压下降,大脑暂时缺血,人就一下子没意识了。
那什么情况下容易触发这种晕厥呢?
比如情绪激动、突然疼痛、害怕,甚至只是站得太久——尤其是在又热又闷的环境里。有些人可能在抽血、打针或者突然起床的时候也会发作。
晕倒前,人常常会先感到头晕、恶心、冒冷汗、脸色发白。紧接着,可能几秒钟内就失去意识、摔倒在地。但一般几分钟内就会自己醒过来,醒来后通常也没有太大不舒服。
那我们身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就得提到一个精妙的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它就像我们身体的“自动驾驶”,管着心跳、呼吸、血压这些你不用想就能完成的事。
这个系统有两个重要角色:一个是“油门”,叫交感神经,负责让你兴奋、紧张时心跳加速;另一个是“刹车”,叫迷走神经,负责让你放松、休息,心跳慢下来。
而血管迷走性晕厥,其实就是“刹车”踩得太猛了!大脑误以为现在有危险,需要紧急降速,结果迷走神经过度活跃,使得人体血管扩张或心率暴跌、血压骤降,人就在几秒钟内失去意识,晕倒在地。
那如果怀疑是这种晕厥,该怎么确认?
医生一般会建议做一个叫「直立倾斜试验」的检查。简单说,就是让你躺在一张能竖起来的床上,模拟突然站直的情境,看会不会诱发晕厥,从而明确诊断。
万一确诊,该怎么办?
首先别慌,大多数情况并不危险。我们最重要是的避开诱因,别在闷热环境久站,情绪尽量平稳。如果真要晕了,就赶紧躺平。少数严重情况的,可能得用药或者做个小手术,但大多数人只要平时多注意,可以正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