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论坛 首页 魅力乡镇 澴潭镇 民情民生 查看内容

随县澴潭镇:我的名字叫志愿者

2020-3-25 11:55| 发布者: 云起风生| 查看: 4154| 评论: 0|原作者: 云起风生

摘要: 我的名字叫志愿者 春光已经明媚,春花已经灿烂。   随州论坛讯 (通讯员 席玮) 在这个你可能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远足踏春的时候,如果你真的在家里呆不住了,也不怕病毒侵袭,来加入他们吧!   代购组、防控点、巡逻队、体温检测专班等等,除了党员干部以外,已经有一大批非党员、无职务的普通志愿者,他们默默无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3月8日,上午,8:30,三桥头疫情防控检测点,年纪最大的叶全洲,正当壮年的欧军。还有今天第一天加入的年轻志愿者,来自滞留我镇的“吴桥茂盛马戏团”的
我的名字叫志愿者
春光已经明媚,春花已经灿烂。

  随州论坛讯 (通讯员 席玮) 在这个你可能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远足踏春的时候,如果你真的在家里呆不住了,也不怕病毒侵袭,来加入他们吧!
  代购组、防控点、巡逻队、体温检测专班等等,除了党员干部以外,已经有一大批非党员、无职务的普通志愿者,他们默默无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3月8日,上午,8:30,三桥头疫情防控检测点,年纪最大的叶全洲,正当壮年的欧军。还有今天第一天加入的年轻志愿者,来自滞留我镇的“吴桥茂盛马戏团”的邢闯。老中青,不同年代出生的人们,这个时候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志愿者。
20200309_41509_1583727513792.jpg
(上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叶全洲、刑闯、欧军)

  3月8日,上午,镇防疫物资储备点,赵西正在为村里领取消毒物资。自从村里需要人帮忙,他就来了。他是村里最早的那一批志愿者,而且一干就坚持到现在。

(上图为赵西正在为村里搬运消毒物资)

  21岁的刘鑫洋,可能是志愿者里最年轻的那一拨了。积极参加义务值勤,做好政策宣传和群众引导,配合村里信息员扎实搞好登记,做好各项日报表的申报,工作认真负责,加班加点录入那是家常便饭。
20200309_41509_1583727513970.jpg
(上图左一为刘鑫洋工作中)

  29岁的周刚,梅坵村。梅坵大桥是梅坵、汤畈、两河口的交通要道,必须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周刚没有半句怨言。白天方便面就是他的一日三餐;晚上值守,一桶方便面就是他的宵夜。
20200309_41509_1583727514041.jpg
(左三为周刚夜班值守中)

  35岁的盛华明,配合龙家河村做政策宣传,全村所有村民信息采集、整理、登记,网络申报,各种电子档案都出自他之手。说起来简单,耗的是时间和功夫,要的是耐心和细心。
20200309_41509_1583727514129.jpg
(上图为盛华明为村里录入信息工作中)

  40岁的谢波,在镇上开了一家影楼,也算得上镇上的“知名”人士了。常常看到他,举着鲜红的党旗,和队员们一走在澴潭镇的大街小巷巡逻。私下开玩笑说,举旗子的样子真帅。他说,争取早日加入组织,这旗帜才举得名符其实。
20200309_41509_1583727514236.jpg
(上图举旗者为谢波)

  龙家河村五保户张世海,勇当志愿者,每天给易地搬迁点、村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消毒。
20200309_41509_1583727514314.jpg
(上图为张世海给易地搬迁点消毒中)

  志愿者蒯仁云,用剪布的剪刀,给在龙家河村里驻守了一个多月的值守人员理发,场景感动人心。
20200309_41509_1583727514378.jpg
  以上仅是这些非党员、无职务的普通志愿者们的一个剪影,工作比图片更加辛苦劳累。
  全镇32个村,74个基层组织,共有295个非党员、无职务志愿者,参加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无法一一陈述他们的故事。
  四十多天来,他们放弃春节假期,放弃与家人共享天伦,不分昼夜,冒着雨、雪在卡口执勤,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自费加油代购,巡逻劝返闲串人员,甚至受到少数不理解群众凌辱、谩骂。志愿者的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
  只是党委政府一有号召,他们就来了;只是听说岗位还少人,他们就来了;他们在风中、雨中、雪中,白天、黑夜守护着澴潭这片净土,做着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事,是一群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我的名字叫志愿者,我为家乡守平安。
  没有工资,没有补贴,一天一个口罩、两盒快餐,你来吗?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