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医疗健康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367|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保健品的功能宣传亟待规范

[复制链接]
楼主

普通会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3-25 16:4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9-4-2 09: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罗志华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征求调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意见的公告,拟取消21项保健功能,如改善皮肤油分、促进生长发育、抑制肿瘤、单项调节免疫、预防脂溢性脱发、促进肠蠕动、预防青少年近视、减少皮脂腺分泌、减少皱纹等。(4月1日新华网)
        民众之所以容易受到保健品的误导,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保健品宣传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以至于很多人将保健品当作药品来食用,甚至只吃保健品不吃药品,耽误了疾病诊治。《广告法》第十八条规定,保健品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等。保健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根据这一条来判断,这次拟取消的21项保健功能,无不涉及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这些功能从一开始就应该取消,如今取消,只是一次纠偏而已。
        这些广告用语,都属于公开宣称预防和治疗功能,或者暗示了某种功能。比如,有些功能虽然带有“辅助”字样,但辅助降血脂仍应该定性为宣扬降血脂,更有一些广告用语连“辅助”字样都没有,仍然给人留下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印象。由此看来,取消保健功能的力度理应更大一些,将暗示预防和治疗的功能也涵盖在内。进一步而言,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广告当中,更存在于日常推广和销售现场,取消这些功能不仅要针对广告,更应该针对日常推销活动,否则广告再正规,夸大式宣传仍可能广泛存在。
        保健品与药品之间的界线不清,是保健品打着药品的旗号来欺骗顾客的一大根源。我国有食药同源的传统,也广泛存在保健品广告的刻意宣传与误导。正因如此,更需要为保健品与药品划出清晰界线,让“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的观念深入人心。
    返回医疗健康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