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自然资源和规划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730|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省级试点 随县路径:土地“用售租融” 改革纵深推进

[复制链接]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2-22 09:50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省级试点 随县路径:土地“用售租融” 改革纵深推进
    为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部署,随县勇于创新,先行先试,在全县范围内系统推进省级试点政府储备土地“用、售、租、融”四位一体综合改革,通过精准施策盘活土地资源,有效破解要素保障难题,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统计,随县目前储备国有建设用地总面积达145公顷(约 2175 亩),其中批而未供土地98.69公顷(约1480.35亩),收购存量建设用地46.31公顷(约694.65亩),为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
    “四字诀”精准发力 激活土地多元价值
    “用”字为先,兼顾民生和产业:在县城区范围内,对短期内无出让计划的储备土地进行精细化利用,完成300余亩储备土地的临时绿化,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同时,新建公共停车场3处新增300余个泊位,有效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实现土地价值和民生福祉的双提升。秉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理念,精准保障优质产业用地,成功为总投资3.5亿元的湖北瑞意农业水果全产业链项目供地113.77亩,该项目集加工、研发、储运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年加工水果可达100万吨,预计带动果农增收并新增就业500余人。今年以来,县经开区通过土地精准配置,已引进3个省级优先发展产业项目,协议总投资达11亿元。
    “售”字为要,实现资产增值:2025年以来,随县以多元出让模式盘活储备土地,成功出让30宗共计超740亩土地,为政府增收1.2亿元,核心举措包括四方面。
    一是动态调整适配需求。打破原有规划限制,依区域发展和市场导向优化土地用途,将闲置工业用地调整为公用设施用地支持邮政网点重建,把撤销的烟草站点土地转为商服用地挂牌出让,溢价37.8万元,还将多地闲置划拨土地调整为公共服务及工矿用地,用于建设养老中心、农产品冷链等项目。
    二是司法收储联动破局。建立司法拍卖与政府收储联动机制,高效处置187亩涉诉闲置地块,通过司法程序出让后,再协商收回部分土地支持企业自建车间,将剩余25.4亩土地出让给企业建设纳米石塑墙板项目,实现多方共赢。
    三是“腾笼换鸟”激活存量。收储低效闲置土地并重新出让,推动资产升级,包括收储企业闲置地块建设中小创业园,收回闲置十年的土地用于新能源基地建设,将企业用地出让给专用汽车企业扩产,为特色产业注入动力。
    四是依法收储保障重点物资。依据相关法规,无偿收回500余亩长期闲置工业用地,部分用于建设香菇产业园并已投产;收回100余亩废弃铁路用地,为医院、停车场、客运站及工业项目提供关键用地支撑。
    “租”字为辅,降低企业成本:推行“先租后让”,助企轻装上阵。常态化实施工业用地“先租后让”供应模式,2025年以该方式供地4宗,总面积123.9亩,显著降低了企业前期用地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发展“夜市经济”,激发消费活力。由随县建发集团利用管理的储备土地,在烈山湖大桥东端投资200余万元,建成占地28亩的“随县夜市”,吸引了大量商户和消费者,成为县城夜间经济的新亮点和市民休闲消费的好去处。
    “融”字为策,强化资金保障:精心筛选区位优越、价值较高的储备地块52宗,总面积94公顷,成功申报并获批2025年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12.9亿元,为后续土地前期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机制创新引领,综合效益全面释放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随县聚焦储备土地管理关键环节,通过机制创新与精准施策,推动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县域发展筑牢根基。
    在机制创新方面,构建起全方位土地管理新格局。创新地下空间确权机制,以政府公告征收方式收回柳林镇2处废弃矿洞并完成不动产登记,开创全市地下空间盘活先河,为其转化为产业资产扫清产权障碍;建立“属地负责、分类管护”机制,签订9份管护移交协议,涉及7个代管单位,实现145公顷储备土地闭环管理,破解“重收轻管”难题;推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模式,2025年已供地4宗123.9亩,既降低企业初期用地成本,又通过履约监管保障土地高效利用,形成“以租促建、达产出让”的闭环监管;针对闲置土地成因复杂的特点,形成规划调整、司法联动、腾笼换鸟、依法清退的多元闲置土地盘活体系,确保土地资源应活尽活。
    综合效益持续释放,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上,通过一系列盘活措施带来1.2亿元出让收入,吸引数十亿元社会资本,助力国有“三资”改革,实现国有资产增值最大化;社会效益方面,各类项目累计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其中长投香菇产业园间接带动就业近30万人,随县夜市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近400个等;柳林邮政支局、养老中心、客运站等公共服务设施落地,补齐民生短板;通过土地绿化、停车场建设、污染治理等举措,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县城形象与吸引力持续提升。
    此次试点,随县成功探索出“规划引领、市场主导、机制灵活、多方共赢”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径。下一步,随县将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推动试点成果转化为长效发展动力,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随县经验”。

    返回自然资源和规划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