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预警依次分四级 17方力量合力作战# e6 w6 D( ]1 |+ y
! ]0 E! S* o. {记者 陈云 通讯员 李翠5 i, G3 x: g6 Q, I5 ^8 Z% y
每年不时来袭的“霾伏”如何应对?到什么级别要拉响“警报”?重污染天气预警和霾预警是一回事吗?近日,我市发布《随州市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 ?6 E3 v3 l6 W+ x- l1 v/ ?
K, {/ I( C4 t }% B# a7 q预警依次分四级7 O% a9 C% U& h X) y+ ?6 o
重污染天气指AQI(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大于或等于201,即空气质量达到五级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气污染。4 z, T3 A* K, Q
《预案》规定,依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并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持续时间和气象条件,将重污染天气由轻到重依次分为四个级别,预警颜色分别为蓝、黄、橙、红,红色预警为最高级别。
7 {. P7 n" K$ n" v5 q. M4 s- F 重污染天气预警不同于霾预警,霾预警参考的主要指标是能见度和PM2.5浓度。而重污染天气预警的主要指标是AQI,AQI中除PM2.5外,还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一氧化碳等五项参考标准。* x- G- `: J5 l
《预案》适用于随州市城区(包括曾都区、随州高新区),随县、广水参照实施。7 q& R" U5 @3 H1 M9 @2 `
2 Q3 s8 l( n! `1 @17家机构合力作战$ U2 U, g+ ^5 ?+ V0 }
《预案》规定,成立随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负责发布全市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测信息,组织各成员单位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发布和传达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和应急响应指令等。2 ?. W! ^4 k/ X: T, V
大气质量,市民高度关注。环保法明确规定、中央也反复强调: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环境保护早已不是环保一家之责,而合力不够却是我市环保工作多年之痛。此次应急指挥部的成员涉及全市17个机构,包括宣传、发改、教育、公安、环保、住建、气象等,对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也进行了明确说明。
! P' Q! v0 x- Y/ Q% d, j' { 近两年,我市出台城区“禁鞭令”,严惩焚烧秸秆,严控扬尘污染,加强油气治理,淘汰黄标车、燃煤锅炉,打了一套组合拳,初见成效。去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6天,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6.6%,扭转了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未完成省定年度空气质量控制指标的被动局面。8 r7 H6 z& q1 P; [
“这也证明改善环境质量,不能只‘靠天收’,更要‘人努力’。”3月29日,在全省环保督察工作启动视频会随州分会场,副市长吴超明说。
4 J. `! q( n3 @5 P5 U0 u" D7 n; {( J
1 z B3 y& D ~) E6 f红色预警中小学可停课! O t2 _1 `$ q, l
重污染天气预警一旦发布,市民、学校、企业、工地等可以怎么做,又“必须”怎么做?《预案》给出了答案。% |, n5 D5 f: C; P
重污染天气下,《预案》倡议:市民出行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佩戴口罩;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应适当减少或不进行户外活动;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进一步提高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的使用效率。
/ h. h8 g5 d L, s 《预案》强调,当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时,依据预警级别,不同程度地强制施行:增强道路清扫、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对渣土车、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等实行禁行、限行;对城区及周边建筑工地及产生大气污染的建设场所,停止部分施工或完全停止作业;对重点区域的重点企业实施限产、停产等。
! l5 y+ W2 V/ a( T7 S4 [& P- ~1 L 同时,《预案》建议,当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发布时,中小学、幼儿园可采取弹性教学或停课,企事业单位可错峰上下班、调休或远程办公,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 Y$ o( V( F0 Q$ ?1 ^
; V& c6 U0 i; }& R- u!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