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百姓之声
12下一页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4001|回复: 23
收起左侧

“熬”出来的曾都二中

[复制链接]
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9 11: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0-8-9 12:21 编辑

“熬”出来的曾都二中

曾二2.jpg

    今天上午,路过曾都二中。灿烂阳光之下,欣欣向荣一片。
    听知情人说,如今的曾都二中,一扫“五中时代”之衰,彻底“熬”出来了。学校一位难求,师生士气旺盛,相对以往,好老师好“找”多了,好学生也好“招”多了。笔者总结,曾都二中之变,固有学校领导和师生团结努力奋斗之功,多年苦“熬”迎来城市化红利爆发,也是其兴盛发展的底层逻辑。
    随州市直和曾都、随县的高中教育格局,基于上世纪县级随州市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的大格局。一中、二中一直占尽优势资源,好日子一直好,暂且不说。三中(洪山)、四中(厉山),偏安一隅,中庸之道,小日子过得也算殷实。最惨的是五中、六中(天河口),教师队伍不稳,学生难招又难教。尤其难的是六中,地处偏僻乡镇,男老师找老婆都难,孩子上学也难,学校难以为继。为难之时,六中“豪赌”了一把,借钱把学校迁到了随州城区柳树淌,一扭颓势,反败为胜,成就了今日的曾都一中。六中翻身,五中彻底垫了底,迎来了最难“熬”时期。那个时候,学校办学困难重重,社会评价也低。老师、学生在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五中”的。学校的大门都没有地方开,往南、往北、往西,都没有一个好出路;往东,是美丽的田野,还有荷塘月色。与当时学校的处境倒也吻合。
    风水轮流转,到了“曾二”家。随着地级随州市和曾都区、随县的相继设立,五中变成了“曾都二中”。城市化的浪潮也终于“浪”到了曾都二中区域。从筹建世纪大道开始,曾都二中教职工群情振奋,学校也有了好出路——向东!向东!气派的学校大门不失时机地开到了随州城市的主街道。吾悦广场、曾投璟园等一批城市重点项目比邻而居。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尽显。曾都二中,对于师范大学毕业生、对于地处乡镇高中的教师,诱惑力不是一般的大了。一切良性循环起来。曾都二中,终于“熬”出来了。
    曾都二中之变,顺应并抓住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大时代机遇,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具。如同当今湖北省内之高等院校,位居武汉者资源集中优势显著。
    祝贺祝福曾都二中!
曾二1.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9 12: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90年代的随州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如今,随州一中还是随州一中,随州二中还是随州二中。随州三中变成了随县二中,随州四中变成了随县一中;随州五中变成了曾都二中,随州六中变成了曾都一中。六中是最大的赢家。五中比不了六中,但也算是赢家。相比之下,随县二中目前是唯一在乡镇办学的高中,困难最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9 12:4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之行 发表于 2020-8-9 12:29
上世纪90年代的随州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如今,随州一中还是随州一中,随州二中还是随州二 ...

广水三中,广水四中也在乡镇。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6-30 08:4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8-9 17: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州五中2002年毕业生路过,印象最深的是学校食堂,两个字形容,难吃!
    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8-9 22: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lisbon 发表于 2020-8-9 17:02
    随州五中2002年毕业生路过,印象最深的是学校食堂,两个字形容,难吃!

    那个时候,是五中各方面比较困难的时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9 22: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概括地说,就是:“赌”出来的曾都一中,“熬”出来的曾都二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10 07: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学校名字都记不清改了多少回了,数字编号不利于学校文化的开展,建议效仿其他省份,以地名命名,如明珠中学、炎帝中学、洪山中学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10 14:0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部门 发表于 2020-8-10 07:53
    这些学校名字都记不清改了多少回了,数字编号不利于学校文化的开展,建议效仿其他省份,以地名命名,如明珠 ...

    华师一附中改名杨家湾中学。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10 15: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冷的季节 发表于 2020-8-9 12:41
    广水三中,广水四中也在乡镇。

    没提广水那边的高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10 19: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90年代到20世纪初,混的不怎样的应该不是随州五中,也不是随州六中,而是当时几十年之久的老牌高中淅河高中,淅河高中在2003年撤销,所有的同学分配到了当时的曾都二中(现在的烈山中学)和随州五中(现在的曾都二中),2004年后成立的随州七中(前随州卫校)随州八中(随州电大)都是时间不久的学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10 19: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水四中偏据马坪镇,有大量来自随州府河镇的同学,很多府河的同学和老乡在里面上学,能风光到现在也非常不容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10 21:3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之行 发表于 2020-8-10 15:49
    没提广水那边的高中。

    提随县为什么不能提广水?广水和随县性质一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8-11 15: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冷的季节 发表于 2020-8-10 21:30
    提随县为什么不能提广水?广水和随县性质一样。

    对广水那边的情况不熟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8 09:37
  •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0-8-12 20:3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0-8-13 10:32 编辑

    曾都二中要想做强,最主要的还是要校风严正,老师尽责!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8 09:37
  •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0-8-12 20:3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位难求,还是随州目前公立高中太少的缘故,多少年还是这几所高中,几乎没有增加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13 15:4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gggeiwei 发表于 2020-8-10 19:21
    90年代到20世纪初,混的不怎样的应该不是随州五中,也不是随州六中,而是当时几十年之久的老牌高中淅河高中 ...

    淅河高中办学历史比较悠久,撤销真是有点可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13 16: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春之哥 发表于 2020-8-13 15:45
    淅河高中办学历史比较悠久,撤销真是有点可惜。

    乡镇高中,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在没有前途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13 17: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之行 发表于 2020-8-13 16:23
    乡镇高中,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在没有前途的。

    我觉的不是这样的,很简单广水市马坪镇和淅河镇接壤,只有3万人口的马坪镇上的广水市第四高级中学都能办的风风火火,有20万人的淅河镇的淅河高中难道就是历史产物?生存不下去?如果按你这样理解的话,闻名中国最出名的高中毛毯厂中学就不在乡镇了,那就一定在六安市区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12 19:48
  • 签到天数: 495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20-8-14 20: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温了一下随州各高中的历史,我读书时的高中现在硬气了,文中说的那时我们学校的状况太真实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8-15 17:3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gggeiwei 发表于 2020-8-13 17:29
    我觉的不是这样的,很简单广水市马坪镇和淅河镇接壤,只有3万人口的马坪镇上的广水市第四高级中学都能办 ...

    事在人为,毛主席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打胜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返回百姓之声
    12下一页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