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教育教学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7259|回复: 1
收起左侧

[他山之石] 易中天:我的教育方法就是不教育,就是无为而治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6-30 12:05
  • 签到天数: 88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8-11-15 16: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我的教育方法就是不教育,就是无为而治

    可以说,我是一个一等爸爸、二等丈夫、三等教授。

    在我女儿出生那年,我刚考上研究生,在异地求学。后来女儿开始识字、我就给她写信,起初非常简单:贝贝,爸爸想你。女儿把我写给她的信当宝贝,不停地看,不停地念。

    然后随着我写给她的信越来越长,她认的字也就越来越多了,很自然的,在这个读信的过程中,女儿培养起了阅读的习惯和学习的兴趣,孩子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家长就不用那么操心了,所以到后来,我们夫妻两个不用天天盯着孩子的学习,反倒要监督她多休息、多锻炼身体。

    从监督孩子学习到监督孩子休息,这是一个本质上的区别。那时候,很多学校请我去介绍教育孩子的经验,我说我的教育方法就是不教育。

    我这么说并不是想故弄玄虚,我所讲的“不教育”,其实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教育子女方面要真正做到无为而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一定要在家里营造一个民主的环境,比如说可以什么事都跟孩子商量着来;二是营造好的学习环境。有了这两样,便可以省去许多操劳,真正享受无为而治的快乐了。

    2

    我只教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成人的四大标准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真实、善良、健康、快乐。我的真实标准就是不说假话;善良的底线就是恻隐之心;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而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加重要;成功不成功,是否出人头地,是否光宗耀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快乐。

    我不赞赏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很难懂的东西教给他,比如背唐诗、背元素周期表什么的。我觉得这样做简直是对孩子天性的无情摧残。我就从来没让女儿背诵过唐诗,我教她的东西一定都是她感兴趣的。这样学起来,女儿感觉既轻松又有趣。毕竟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真正做到却没那么容易。

    在我看来,考核你是不是好家长,就是你的孩子快乐吗?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你永远赔不起。家长们可以好好思考和体会一下。

    3

    用“四项原则”引导孩子走向未来

    孩子一路成长,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在这个过程中,高考无疑是很关键的一步,读什么样的大学,读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专业、如何去学……相信每位家长对此都不敢等闲视之。我同样遇到过此类问题,但我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为孩子安排好一切。而是为孩子制定“四项原则”,然后放手让孩子去翱翔。

    “四项原则”指的是:第一项,你选的专业应该是你感兴趣的、你喜欢的。第二项,你选的专业应该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第三项,你选的专业应该是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有创造性的。第四项,最好还是能够赚钱的。

    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三维坐标系,X轴、Y轴、Z轴分别代表城市、学校和专业。至于城市,我首先排除了厦门。为什么呢?我认为孩子到了18岁,一定要把她赶出去,别留在身边,不要老在你的翅膀底下,你要是老捂着她,孩子肯定长不大。关于学校和专业,我并没为女儿规定什么。

    最后,在“四项原则”的引导下,我的女儿选择了上海同济大学,学业成绩优秀,发展的很好。年年获得一等奖学金。毕业后和丈夫落户上海,如今已是一位事业成功的女性了。

    很多家长都喜欢给自己的孩子下达指令,而我提出的是仅仅供女儿参考的指导性意见。一个“指令”,一个“指导”,一字之差,但折射出来的教育思想却是天壤之别,在倡导民主、尊重孩子天性的今天,其意义不言而喻。

    我希望中国教育能让我们每个孩子,中国改革、中国社会能够让我们每个中国公民都成为真正真实的人,善良的人,健康的人,快乐的人,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4 15:4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8-11-15 17: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子女争不争气。与父母的教育没直接的关系。

    返回教育教学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