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152|回复: 0
收起左侧

【聚焦一村多名大学生】丁兴虎:情系乡村谋振兴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4-3-8 09: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林超 通讯员 夏洪存
      初春时节,走进曾都区府河镇沙门铺村,只见村湾道路通达平坦,村容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村民在广场、廊亭或晒着太阳,或聊着家常……一幅环境优美、村民和睦的画面展现在眼前。
      “我们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入手,久久为功,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村党支部书记丁兴虎道出了原因。
      2017年底,丁兴虎从部队退役,在外闯荡了一年多后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他感到欣喜,但同时也为农村的“空心化”而忧愁。“乡村振兴需要人才特别是广大青年人贡献力量。如果大家都往城里跑,农村都没什么人了,还怎么振兴乡村呢?”基于这样的想法,他打算留在农村。
      2019年,我市开始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得知消息的丁兴虎认为这是一个学习深造的好机会,于是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认真准备,最终被录取成为一名“农民大学生”。
      怀揣着发展家乡的美好愿望,丁兴虎在学习上非常努力,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问老师和同学。努力付出终获回报,学习期间他荣获一等奖学金两次、三好学生标兵一次,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学成归来的丁兴虎一心想着如何让村强起来老百姓富起来。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牵牛要牵牛鼻子”,他把目光聚焦到发展产业上。
      什么产业适合呢?一次偶然的机会,丁兴虎获知本村居民外嫁者中,有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能手,靠种菜取得了可观的收益。“我们村能不能尝试发展这个产业呢?”一个想法从丁兴虎心里冒出来。经过走访和调研,干部群众觉得这个项目有效益,可以试一试。
      当日,在村内一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廖冬生正在巡查大棚。前不久的雨雪冰冻天气给设施农业带来不利影响,这些天他时刻关注着大棚的一切动向。
      丁兴虎告诉记者,廖冬生是沙门铺村引进的大棚蔬菜种植大户,2022年来到村里后,他流转了60多亩土地建起了蔬菜基地。基地共有64个大棚,除了传授种植技术外,每年还吸纳村民30多人务工,起到了产业示范带动作用。
      廖冬生的成功给了丁兴虎信心,在他的建议下,村委会经过商讨,决定今年开始尝试大棚蔬菜种植,作为村集体增收的重点产业之一。
      同时,丁兴虎还根据沙门铺村山林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的特点,在前期林果种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采摘和乡村休闲旅游,为村集体和村民增加收入。
      实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重要举措。丁兴虎和村“两委”干部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修路、建公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以湾组为单位对民居进行整体包装改造,建设村内垃圾站,配备保洁员,提升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场地,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2023年6月,丁兴虎进入府河镇乡村振兴办公室跟班学习一年,进一步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
      谈及学习收获,丁兴虎表示,参加“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升了能力,这是他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将用好所学,为乡村振兴献智出力。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