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百姓之声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6709|回复: 10
收起左侧

安居方家老宅

[复制链接]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8 11:05
  • 签到天数: 299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8-11-24 21: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size=0.48]安居方家老宅[size=0.3]宁静致远
    2018-11-24 阅读8




    [size=0.34]古随枣江汉平原通道上的方家湾安居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有“小汉口”之称,地处随州市城西15公里处,涢、溠二水在镇区交汇,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为汉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区西北角为古随国都城遗址;镇区南面之安南山,绵延十余公里,有雄姿妙景的“覆船耸翠”,有激越悠扬的“清凉钟声”,有美不胜收的“两岸桃花”,有似烟似雾、如梦如幻的“潘州夜雨”等景观,极富诗情画意;更有镇区老街“九街十八巷”保存良好,古香古色,见证岁月之流逝。镇北又是南阳盆地经随枣走廊直达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方家老湾就座在这条古通道边,距镇区2.5公里,为当地方姓家族的祖地。由于元未之乱,当地人口巨减,一片荒无。600多年前的明代洪武年间,山西方姓一族人被迁移人到此居住,并繁延至今。方氏族人勤劳节约,种田织布,并利用随枣走廊到江汉平原的通道优势做粮食生意,到清初方氏家族开始有了一定积蓄,开始置田建屋。到清初时方家湾己初成规模,以方家中堂四合院为中心,整个村子有房屋三百余间,以中堂四合院建筑最为宏大和精美。整过建筑历经数百年风雨而不毁,至今仍有其后人方老师在此居住。据随州市非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专家实地考证,初步断定古屋建造的年代应该属明末清初时期。方老师现在住着的这间有十多间老屋,正是方家古屋的主要建筑。老人说,早先,方家古屋是地道的方家大院,院子的大门是雕刻精美的垂花门,除了八开间的主屋,院子里还有东西厢房。而这只是方家大院的第一个四合院,整个方家大院共有三进式房物建筑,坐在大门楼上南望,看得见四里地外的方家农田。整过建筑釆取青墙挂斗少外窗的方式建成,具有防火防盗(防匪)功能,长方型的四合院天井在随州只此一处,其目的是让四合院更多建有房间,用外檐连接各房,下雨走路都不会湿脚。老人记得很清楚,文革时期“破四旧”, 方家的老屋也受冲击,建筑物上精美的木雕砖雕被破坏,让人遗憾不已。方家老湾现存的这栋古建筑,对研究随州古建筑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希望有关方面能加强对它的维修和保护,为后人留下一处古建筑的“活化石” !(方乐义/文   方精通/图)





    [size=0.34]方家老宅大门横梁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虎、麒麟之类的吉祥动物,意喻家族兴旺。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横梁上精美的雕饰被人为损毁,现在只能看到吉祥物模糊的影子。





    [size=0.34]多年前方家老宅居住地被称为方家大湾,现在已更名为张家河村,方家大湾位于张家河村二组。





    [size=0.34]由方家大门进入,里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院,这个天井院不同于传统民居的天井院阴暗潮湿,阳光洒进天井院显得明亮而温暖。天井院由卵石铺成,卵石上长满绿油油的苔藓,似乎在诉说着老宅的沧桑。





    [size=0.34]老宅里现在仍居住着方家掌门人方老先生,老宅虽己破旧,但方老先生仍然喜欢居住在这里。子女们多次劝老先生搬到城里居住,被老先生婉拒,他更愿意住在老宅颐养天年。





    [size=0.34]老宅的外墙为青砖建造,室内的房屋却是土砖砌筑,虽然土砖没有青砖结实,但是土砖有冬暖夏凉的功效,可谓绿色环保建筑材料。





    [size=0.34]这是房屋垮塌后掉下来的房粱,两边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图案,中间刻有寿字,下面是两只灵动的子鼠。





    [size=0.34]据方家二掌柜讲,清朝年间方家大湾原本在溠水河边,由于战乱,方家大湾被土匪焚毁,被迫搬到现在的位置。









    [size=0.34]这个破旧的神柜仍摆放在摇摇欲坠的老宅里,从外观辨认,已很难推算神柜的年份。





    [size=0.34]这门是方宅侧门,方家人由此门进出,大门只允许德高望重的人或官员进入。





    [size=0.34]这根宽厚的房梁上有一根绳子绑在梁上,很显然,这根绳子一定是当年建造房屋时上梁时用过,不知道这根绳子为何没有取下来,这里面是否暗藏玄机已不得而知。





    [size=0.34]这排红砖房是方家二掌柜所建,这里原来是座碉楼,专门用来防御土匪骚扰方家,护卫方家安全。





    [size=0.34]这块石头是房屋的柱石,中间凿出的石孔是用来放置房柱子的。





    [size=0.34]方家老宅前有一个堰塘,供方家洗衣洗菜和浇灌菜地。





    [size=0.34]老宅旁新建的两层小楼宽敞明亮,与老宅相比,更适合现代人居住。





    [size=0.34]方家二掌柜淡起往事如数家珍,他说方家老爷仗义疏财,四乡八邻的村民非常敬重方老爷。方家世代与乡邻和睦相处,就连黑屋湾的土匪也敬重三分,绝不会在方家惹事。





    [size=0.34]这位86岁的老人就是方老先生,方老先生精神矍铄,热情地为我们讲解方家往事,据方老先生讲,方宅有十五间正屋和两间偏房,此房原是当地一个大地主家宅,有一年,方家祖上在建房挖地基时,结果挖出一坛金元宝,方家祖上就拿出金元宝购买了这个老宅,一直传承至今。方老先生读过私塾,在乡村教书育人,方老先生擅长作诗,他一生笔耕不止,留下几十首优美诗篇,叙述着自己诗歌般的年华。





    [size=0.34]由方家老宅沿溠水河往安居镇方向行进,你会看到溠水河边有一片空旷的田野,经考古发现,这里就是古随国都城遗址,遥想当年,溠水河上百舟竞渡,河岸边的随国都城市井繁荣,古随国的子民男耕女织,生活富裕。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古随国都城早已樯橹灰飞烟灭,宫殿已化为尘埃。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勤劳的随国子民世代相传的安居泡泡青成为随国都城唯一传世的珍宝。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8 11:05
  • 签到天数: 29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22:0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家老宅需要抢救性维修!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1-25 08: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8 11:05
  • 签到天数: 29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09:5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宅外观,十五间正屋仅剩七间。
    20181125_272877_1543111030051.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17 09:02
  • 签到天数: 13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9-2-16 11: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家河村庙湾方家晚辈前来报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8 09:37
  •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9-2-16 21: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州的老宅都是这样自生自灭了,可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2-16 21:2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你 发表于 2019-2-16 11:46
    张家河村庙湾方家晚辈前来报到

    再搞一次土改,你家就是地主。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2-17 12:3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缮保护左宅,希望有关部门重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8 11:05
  • 签到天数: 29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6:53: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东计划拆了重建。现在古民居维修费高,又争取不到补助资,只有自己拆了建现代建筑!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18 11:05
  • 签到天数: 299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9-2-19 16:5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有地的主多得是!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2-21 08:5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百年后,只有谷俊山的老宅还健在,成为了新的景点~~将军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返回百姓之声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