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347|回复: 0
收起左侧

【脱贫攻坚】李店镇:特色产业“药方”治贫困“顽疾”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9-7 08: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日报讯(特约记者刘冬、通讯员张婷、徐艳艳)9月1日,广水市李店镇三里公路沿线,红栀子树整齐排列,一颗颗栀子果簇拥在枝头,迎风摇曳。
      “我们属山岗丘陵地带,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种植红栀子。”李店镇党委副书记朱烈芳说。过去山坡农作物种植难度大、收益低,全镇大片山地撂荒。2016年春,该镇因地制宜,在友谊、张扬、黄金、迎春四个村逐步建成5000亩的红栀子基地。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历经多年耕耘,如今红栀子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法宝”。
      “我平时在基地负责除草、组织采摘等工作,一年收入有1万多元。”李店镇张扬村贫困户李建林介绍,他以前外出打工时,一只眼睛受伤感染,做了义眼,妻子患有慢性病,全家生活窘迫。村里了解他家情况后,安排他在基地工作,一家人顺利渡过难关。据了解,依托红栀子基地,李店镇20多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150多名贫困户参与基地分红。
      近年来,广水市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通过区域化布局、集约化发展,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该市组建产业扶贫专班,深入镇村向贫困户宣讲产业扶贫政策,指导产业选择,帮助解决产、供、销过程中的困难。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及种养殖大户,通过流转土地、吸纳务工、技术(资金)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扶贫产业,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