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805|回复: 0
收起左侧

【随州这五年·百姓故事】“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11-14 09: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0-11-16 09:50 编辑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流 通讯员 杨夙
      规划摘要:
      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改革创新扶贫体制机制,通过实施“六个一批”工程(开发扶持脱贫一批、助学扶智脱贫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危房改造搬迁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一批),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摘自《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微信图片_20201116094719.jpg
      “当年扶贫干部送我们一个胆,现在我们大步跨上脱贫路。”11月10日,家住随县洪山镇望河山村的刘天综夫妇在菇棚忙碌,望着满棚的菌棒乐开了花。他说,早年,夫妻俩最多只敢种3000袋香菇,在扶贫干部的鼓励下,如今9000多袋香菇菌棒堆满地,夫妇俩对往后的日子充满盼头。
    微信图片_20201116094704.jpg
      2015年刘天综被纳入贫困户,同年扶贫干部入户调查摸底,了解到他家有两个女儿上学,主要经济来源依靠6亩田、3000袋香菇,生活入不敷出,还欠有外债。扶贫干部鼓励他多种香菇争取脱贫,刘天综摇头叹气:“穷怕了,不敢冒风险。”
    微信图片_20201116094711.jpg
      后来包村干部刘军了解到,刘天综有多年香菇种植历史,但早年由于市场行情不景气,有时技术把关不严,一直没挣到钱,考虑到女儿上学和债务问题,夫妇俩决定求稳,先顾温饱,再求脱贫。但刘军认为刘天综夫妇有经验、有场地、有劳力,唯独没有胆量,对这样的贫困户,除了送政策、送资金,还要送他一个“胆”。
    微信图片_20201116094729.jpg
      2016年,刘军再次鼓励刘天综多种香菇,承诺为其筹措资金,提供技术帮助。随着小额扶贫贷款资金到账,2017年秋,刘天综横下一条心,种菇5000袋,成活率达到95%,年底算账净赚3万多元,当年脱贫出列。
      尝到甜头的刘天综夫妇往后香菇越种越多——2018年,夫妇种菇7000袋,欠账“一口清”;2019年,春栽、秋栽接着上,种菇9000袋,年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今年,夫妇仍然种菇9000袋,算账“年底纯收入可达7万元”。
      今年是刘天综夫妇脱贫第三年,谈及脱贫以来的最大感受,夫妇俩表示:“往后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脱贫攻坚作为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强力推进。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实现17.8万贫困人口脱贫,12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3%,剩余6040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短评: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收官阶段,更应持续保持攻坚态势,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着力发展壮大“两香一稻”等特色优势产业,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方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加强省内劳务协作,深化跨省劳务协作,帮助更多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岗就业。积极整合光伏收益资金,开发公益岗位,确保就地就近就业。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解决搬得出的问题后,确保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致富。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