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8143|回复: 0
收起左侧

[国内新闻] 自主创新大有可为,科技工作者大有作为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1-5-30 09: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1622280127264_253_800x545.jpg
    △2021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2021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从“科技自立自强”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三个字体现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28日的大会上,习近平给出了深刻、清晰的回答。
    几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2021年5月28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在28日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同时也深刻指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继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
    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破题”之法——“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国家科研机构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攻坚克难、集智攻关,瞄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2019年5月23日,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高速磁浮列车可以填补航空与高铁客运之间的旅行速度空白,对于完善我国立体高速客运交通网具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在这次大会上的讲话中,“人才”二字,习近平总书记提到30多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习近平要求——
    在人才评价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要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广大院士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识才、育才、用才的导师作用。要言传身教,发扬学术民主,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大力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2020年10月15日,工人在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超大直径盾构机“骐跃”旁讨论交流。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
    “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话音毕,掌声四起。总书记的暖心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三年前,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
    △2020年10月13日,随着总投资约150亿元的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开工,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全面铺开,将打造为全球创新资源和要素的集聚高地。图为航拍开工仪式现场。
    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习近平明确表示。
    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习近平在大会上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并提出殷殷期待——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

    6 m0 b' ?5 W0 E; r* M; |+ r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