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6-6 12:22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银杏谷旅游度假区的裸心隐乡民宿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张琴摄)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琴
初冬时节,驱车行驶在156公里长的随州旅游一号公路上,层林尽染,落叶成诗。
这条路在景中的“交通线”,不仅串起了沿线核心景区、乡镇街道、美丽乡村的“风景线”,也激活乡村资源、带动了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振兴线”。
路景相融
绘就美丽乡村“新颜值”
每一个美丽乡村都是一张独特的旅游名片。风光秀美、环境整洁、交通便利、设施完善、业态丰富的乡村,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诗和远方”。
围绕旅游一号公路布局,我市系统推进路网升级与环境提质,织密“快进慢游”路网,让游客“进得来、游得畅”;全域开展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昔日“脏乱差”路段变身“洁净美”通道,铺展出“路在景中延,车在画中行,处处是风景”的美丽画卷。
在重要节点,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旅游驿站分布其间,既是游客的“补给站”——提供导览、茶饮、休憩、购物、充电等一站式服务,也是乡村的“展示窗”——与周边景点、村落、小镇联动,形成“驿站+景点+乡村”的休闲旅游线路,为沿线乡村发展带来新机遇。
11月19日,随县柳林镇团结村胡家畈,10余名工人正在对通村道路两侧绿化提档升级。远山下、荷塘边,“半亩方塘”民宿四合院刚刚落成。
团结村胡家畈美丽乡村示范点紧邻柳林高速出口,是旅游一号公路上一处重要节点。今年,该村对村容村貌进行全面提升,投资100多万元盘活一处闲置办公用房,引进市场主体运营,打造融汇乡土风情与绣球花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空间。
“这几年村里变化真是大,民宿和花海建好后,就更漂亮了,就业机会也更多了。”村民张春艳的笑意藏不住。该村党支部书记杨相立介绍:“未来,游客在胡家畈能畅享采香菇、摘鲜果、钓鲜鱼、赏花海、宿精品的沉浸式休闲动线。”
广水市长岭镇坝下公园位于徐家河水库大坝西侧,是旅游一号公路的另一个重要节点。过去荒草丛生,如今生态绿道、生活广场、露天影院、临水栈道、滨水平台、生态停车场等错落分布,成为镇区3万居民的“休闲客厅”,更成了游客的打卡点。
“我们舞蹈队经常到这里练习,镇上在这里举办文艺晚会、广场舞、篮球赛,人山人海。”柳堤街社区舞蹈队队长邓春玲为家门口的变化竖起大拇指。
业态升级
打造四季常火“新场景”
在千年银杏树下与金色共舞,去落日山谷撒欢拍照,登罗什寨徒步越野,住裸心隐乡放松身心……这个秋天,全面升级的银杏谷旅游度假区再次火爆出圈。
“度假区的火爆不是偶然,而是品牌沉淀与业态升级的必然结果。”银杏谷旅游度假区发展社副社长汪健鸣,道出了乡村旅游的“破圈”密码。沉寂的乡村资源,正在成为一个个崭新的旅游场景,在旅游生态的重建中焕发出全新活力,吸引特色鲜明的小微业态向乡村集聚。
高端民宿集群的落地,让游客慕名而来,打响了“住下来”的品牌。今年4月22日,历时三年打磨,裸心隐乡GRAND银杏谷·随州正式开业,再次刷新湖北民宿“天花板”,金秋畅游季的周末,47间客房全部满房,95%以上为外地游客。作为裸心华中首店,裸心隐乡GRAND致力于打造轻度假品牌,突出差异化发展,以在地独特的人文风景和度假区内丰富的活动、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该项目负责人杨左臣介绍。
随着裸心隐乡GRAND、大乐之野等行业标杆的到来,山月随人、斜阳耒筑、既见行旅等高端精品民宿纷纷落户,叁生·有杏、白果宿下等本土民宿提档升级、错位发展,形成“高端野奢—中端舒适—平价优选”的梯度供给,为不同客群提供多样选择。
小微业态的创新,丰富了“玩得好”的体验。曾都区洛阳镇珠宝山村的一处闲置房屋,被外地客商闫润坤打造成“窑远乡村柴窑面包”,游客可亲手揉面、等待面包出炉,再搭配一杯现磨咖啡,享受慢时光。南郊街道羊子山村将旧农房化身为雅致的“草台班茶咖”,成为游客亲近自然、体验农事的课堂。稻田书屋等公共空间则将田园风光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让游客在休憩中感受乡村之美。
“民宿集群+创新业态,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提升了接待能力和服务品质,也催生了布草洗涤、农产品供应、劳务合作等配套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增收带来源头活水。”洛阳镇党委书记黄超波表示。
产业融合
拓宽群众增收“新路径”
11月19日,随县安居镇的泡泡青迎来今冬首次打霜。在泡泡青原产区陈家湾,一些外地客人前来实地考察。
安居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蔬菜大镇。该镇依托资源优势,在陈家湾打造旅游一号公路“青青部落”节点,通过整合高标准农田改造、和美乡村等项目,打造规模化泡泡青农旅景观,新建陈家湾旅游驿站。
“今年我家种了4亩泡泡青,还在基地里搞管理,现在泡泡青价格很不错,我们种植、销售都有劲。”陈家湾村电商达人陈勇介绍,“随州泡泡青”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客商纷至沓来。
该镇党委副书记李小龙表示:“将打造两条特色蔬菜精深加工线,在泡泡青原产区新建农文旅融合项目,打造泡泡青乡村会客厅,集中展示安居镇历史文化和产业特色,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返乡创业成了新风尚。柳林镇团结村的胡正生返乡承包了村里的150亩水果基地,今年收入40余万元,高峰时期还能带动四五十名村民务工。他憧憬道:“等村里四合院民宿开业,来游玩、采摘的人肯定更多。”
徐家河国家级湿地公园旁,本地人黄欢的“月光海·黄欢鱼”酒店远近闻名。在外打拼多年的黄欢选择在此安营扎寨,看中的就是一号公路的便利。他说:“这里距安陆、随州城区、广水城区都只要半个小时车程,加上周边景点多、‘月光海’品牌响,搬过来后营业额翻了一番,吸纳附近10名村民常年在酒店务工。”今年以来,每逢节假日,酒店客房、餐桌全满是常态。
交通+旅游、农业+旅游、商业+旅游,“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激发了旅游一号公路沿线群众创业的积极性,也拓宽了群众的就业渠道,吸引“新村民”下乡、“原住民”回乡。这条“黄金纽带”,正让越来越多乡村蜕变为“景区”,让美丽风景变美好“钱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