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6-6 12:22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图为迎宾大道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徐斌摄·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巧巧 通讯员 姚彦君
5月的随州,处处涌动着城市更新的热潮。5月16日上午,记者走访迎宾大道慢行步道暨周边环境提升工程、白云湖“一湖两岸”功能提升项目现场看到,两大重点民生工程已进入收官阶段,即将以全新姿态扮靓城市空间,为市民群众带来更加优质的生活体验和文旅享受。
畅通城市动脉:11.3公里慢行系统串起产城融合新图景
沿着11.3公里的施工线路,只见迎宾大道主路路面及附属安防设施已全部完工,工人们正专注地为慢行步道粉刷罩面漆,沿线绿化景观雏形初现。
作为连接随州城市核心区与城南片区、高铁片区的重要交通纽带,迎宾大道已建成投用近20年。随着周边人口的快速增长,原有道路逐渐难以满足“人车共存 产城融合”的发展需求。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随州国投集团肩负起城市更新的重任,全力推进迎宾大道慢行步道暨周边环境提升工程。
按照“统一规划、分段实施”的推进思路,项目全线分为城市段(白云大道-炎帝大道)、郊野段(编钟大道-炎帝大道)两部分实施,同步启动白云国宾馆提质扩容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交通、生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走廊,通过在重要节点融入随州文化元素符号,让市民在出行中感受城市文化底蕴。”项目负责人黄超说。
“我们致力于打造安全、舒适、美观的慢行系统,让步行与骑行成为市民的全新享受。”黄超介绍,“慢行步道预计5月下旬全线完工,届时将进一步完善交通功能,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为沿线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点亮滨水经济:8公里水岸焕活夜间消费新场景
穿过迎宾大道,来到白云湖“一湖两岸”功能提升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为水秀演绎装置进行最后的安装调试。
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岸绿化景观提升、游步道及栈桥施工已全部完成,编钟乐舞广场游客平台建设进入收尾阶段,文峰塔、龙舟基地游客平台已率先投入使用,静待市民和游客的到来。
白云湖夜游文化旅游项目西起㵐水二桥,东至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片区,覆盖两岸8公里沿线。项目依托滨水生态资源,通过基础照明提升工程与夜游演艺设施建设,新增水上游船、码头市集、灯光夜景、沉浸演艺等文旅体验,打造主客共享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
项目负责人涂威介绍,基础照明提升工程覆盖7座桥梁、106栋楼宇、10座山体,目前核心段亮化工程进入收尾阶段,一座流光溢彩的“不夜湖”即将璀璨绽放。
项目还配套策划了大型水上漂浮“城市音乐厅”—《云湖夜澜》,游船夜游以“天地和鸣、时代随声”为主题,融合前沿光影技术与神农文化、曾随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通过“炎帝长歌”“钟鸣天地”“隋风宋韵”“时代随想”四大乐章,打造光影科技驱动滨水空间有机更新的全新典范,为游客带来沉浸式文化视听盛宴。
水陆立体联动:绘就“人水产城”融合共生新画卷
迎宾大道的改造,通过补齐慢行交通与公共空间配套短板,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机更新;白云湖“一湖两岸”的焕新,则以“演艺+”“夜游+”等智慧消费新场景,打造具有随州特色的水岸经济活力绿廊,推动随州文化IP实现创新表达。两大工程形成“陆通产城、水兴文旅”的立体联动,推动“人、水、产、城”从空间叠加走向深度融合。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打造‘人、水、产、城’相融共生的城市发展新格局。”随州国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两大项目的陆续完工,随州城市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将更加充实。”
未来,随州将深挖文化内涵,整合优势资源,以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持续破题,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成为“诗与远方”的当代注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