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2016|回复: 0
收起左侧

随州“三支一扶”计划育出基层振兴生力军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昨天 1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青春扎根基层 奋斗绽放芳华

    ——随州“三支一扶”计划育出基层振兴生力军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赵慧林 通讯员 刘凌 童梦思

      “愿将青春奋斗在基层一线,让青春之花在田野上绽放。”这是随州“三支一扶”人员共同的誓言。近5年来,随州市累计输送386名高校毕业生奔赴基层,其中290人选择留任扎根,他们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民生服务等一线岗位上,用奋斗书写青春答卷,成为助推基层发展的生力军。
      田间地头的“振兴使者”:让非遗产业结出致富果

      随县吴山镇联建村的枣北黄牛养殖场里,2024届“三支一扶”人员黄鹤翔正核对新一批牛肉制品的包装细节。这位新时代基层服务者,用不到一年时间,让这项省级非遗农产品焕发新生。
      初到村里,黄鹤翔就“盯”上了村民赖以生存的枣北黄牛产业。“有好货却没销路,生产许可证卡了脖子。”她走遍52户养殖户、8家企业,整理出12页调研报告,提出“分类推进、重点突破”方案。为攻克审批难关,她逐字研究《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对照标准帮企业改造车间,今年6月终于拿到“入场券”。
      产品要出圈,品牌是关键。她对接中国地质大学设计学院,7轮打磨推出融合非遗标识与牧放场景的“牧枣牛”logo。如今,该产业带动52家养殖户增收,为村集体带来30万元分红,2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看到老乡们的笑脸,觉得所有奔波都值了。”黄鹤翔擦着额头的汗,眼里闪着光。
      林海深处的“绿色卫士”:用脚步丈量生态画卷

      “这片新栽的湿地松成活率达90%以上,明年就能成林。”广水市林业岗位“三支一扶”人员莫于蹲在山坡上,仔细记录苗木生长情况。2023年入职以来,他的足迹已遍布上万亩造林地。
      每年7月至9月是造林验收的“烤验期”。莫于顶着烈日高温,在荆棘丛生的山林间徒步数十公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皮肤晒得黝黑。“最险的一次在陡坡上滑了两米,幸好抓住棵小树。”他笑着说。正是这样的磨砺,让他读懂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意。
      两年来,莫于参与验收数个造林项目,核实造林面积上万亩,为林业项目质量把关。“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他将每一次上山下乡视为贴近林业、了解林情、服务林农的机会,在艰苦的环境中,不仅锻炼了野外工作能力,更培养了对林业事业的深厚感情和对绿水青山的敬畏之心。
      政务窗口的“服务先锋”:五年坚守换来群众口碑

      “谢股长,我的养老金到账了,真是麻烦你跑前跑后!”曾都区社保服务窗口,退休职工张大爷握着谢岚浩的手连声道谢。这位2020年通过“三支一扶”入职的年轻人,已从业务新兵成长为股室负责人。
      社保政策繁杂,谢岚浩就日夜刻苦钻研,迅速成为同事公认的“政策通”和“业务能手”;群众腿脚不便,他主动上门办理。3年来,他办理业务数万件,保持“零有效投诉”,群众满意度名列前茅,是群众信赖的“贴心人”。担任股室负责人后,他带领团队完成全民参保扩面、基金提升等重点任务,连续两年获评“政务窗口先进工作者”。
      “窗口是桥梁,得让群众感受到政策的温度。”这是谢岚浩常说的话。
      从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到生态保护的“守护者”,从民生服务的“贴心人”到基层治理的“排头兵”,随州“三支一扶”人员以青春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基层沃土上书写着动人篇章。他们用行动践行誓言:“愿将我的青春奋斗在基层一线,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绚丽绽放。”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