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757|回复: 0
收起左侧

一叶破局 全域出圈 ——千年银杏谷秋季爆火的背后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云 通讯员 易睿其
      当秋日暖阳穿透层林,随州银杏谷迎来一年中最璀璨的时刻。央视《第一时间》《经济信息联播》聚焦报道,高峰时单日接待量突破3万人次。银杏谷的火爆,成为秋日文旅市场的耀眼存在。
      这场“金色狂欢”,绝非偶然的流量爆发。从昔日“叶黄人来、叶落人散”的季节性困境,到如今“一叶破局”带火全域的文旅盛景,随州银杏谷的出圈,是资源禀赋与创新思维的完美契合,是体制机制与市场需求的同频共振。
      从“观叶赏景”到“银杏IP”的价值升维
      “银杏树不仅好看,更是慢时光的隐喻。”11月15日,千年银杏谷文化旅游区一角的稼穑咖啡馆内,来自河南信阳的游客张慧与闺蜜们拍照、聊天、喝咖啡,从秋日正午到暮色如纱。她感叹:古银杏的秋日美景与岁月流转,给了她们“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情绪体验。当日,秋高气爽,景区入园游客约1.3万人次。洛阳镇组织镇村干部、志愿者上路,引导游客车辆有序进入。
      位于曾都区洛阳镇的银杏谷旅游度假区串联5个村落、绵延12公里,520万株银杏树遍布山谷。秋天来临时,整片山谷化作金色海洋,被誉为“中国最美的秋天”。对核心资源的深度激活与价值重塑,是银杏谷赢得游客认可最初始的因素。
      在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旧址纪念馆前,红堰咖啡馆选址在一株2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下。白色外墙搭配木质门框,一树金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树影斑驳打在放咖啡杯的小方桌上,咖啡馆成为银杏风光的延伸。分布在山谷中的裸心隐乡、大乐之野、斜阳耒筑等精品民宿,落地时注重以“刚刚好”的设计将建筑后退,留白给自然,让民宿不着痕迹地融入山谷的苍翠和银杏的金黄。
      近年来,在放大生态优势的同时,我市更深挖洛阳镇的历史脉络,唤醒“永嘉之乱时洛阳人因银杏似故土而定居”的迁徙记忆,提炼出银杏“时间的礼物”等文化内核,让每一株千年古树都成为承载乡愁、见证岁月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赋能,让单纯的自然景观摆脱了“颜值依赖”,升华为具有叙事张力的精神载体。
      红堰咖啡馆前看银杏落又生,落日山谷里在古树下躺平,看着穿越千年、见证时光流转的古树始终静默如谜,关于慢生活的回答不言而喻。旅游产品场景化,游客在观赏金黄盛景的同时,更能获得文化共鸣与情感满足。
      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文化IP,银杏叶便有了超越审美本身的精神内涵,实现了价值升维。
      从“季节限定”到“多元融合”的体验重构
      金秋时节,千年银杏谷景区举办“银杏谷金枝节”主题活动,文化展演、NPC互动、篝火派对、水幕秀等,带给游客更丰富的沉浸式旅游体验。
      今年7月,完成提档升级的千年银杏谷文化旅游区重新开园,新增了银杏博物馆、长寿塔、侠隐庄、枫杏馆等“五境十二景”。融合动漫秀、灯光秀、泼水狂欢等活动的夏日潮玩季,延续年轻力主张的泵道自行车联赛……更多元的旅游产品,不断更新的旅游体验,千年银杏谷景区逐步从单一的自然奇观地,蜕变为集生态观光、文化沉浸、艺术体验、主题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日均游客量明显增加,打破了季节限制。”千年银杏谷文化旅游区总经理汪旭说。
      整个银杏谷旅游度假区则推出“金秋畅游季”系列活动。古树力量疗愈工坊、轻装定向徒步越野计划、仙城山历史文化周、杏运市集,以及将在年轻力中心户外广场开启的乡村时装秀……摒弃打卡式游览,多元旅游场景的构建,为游客提供了融入自然、深度社交与身心疗愈的候鸟式生活方式,让银杏谷旅游从“季节限定”的“看树”跃升到“全季候”的“综合体验”。
      高端民宿集群的落地,改变了景区“有景无宿”的困境,入住游客可以在清晨的鸟鸣中醒来,在暮色四合时围炉夜话,感受乡村的宁静惬意。乡村生活美学空间的打造,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体验的层次感。落日山谷、友谊商店、红堰咖啡馆、青珞集、窑烤面包等新业态陆续落成,让游客能够在山野风光中享受都市化的休闲体验。多元业态的融合创新,成为留住游客的关键支撑。
      “花样多,有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以及精品民宿,很看好景区发展。”从襄阳来银杏谷发展的柴窑面包房主理人闫润坤说。
      从“政府主导”到“多方共赢”的生态构建
      银杏谷旅游度假区的蝶变,背后是一套打破传统文旅运营的“银杏谷模式”。
      度假区创新性地实行政策权、运营权、投资权分立,于去年8月成立民办非企业“银杏谷旅游度假区发展社”,由理事会(含商家、政府、投资平台、村民代表等)领导,实行社长负责制,负责统筹招商、宣传、活动策划;政府专注政策支持与生态保护;投资方聚焦业态升级。“专业人做专业事,合力激活综合价值。”银杏谷旅游度假区发展社副社长汪健鸣说。
      银杏谷高端民宿的建设,探索实行“政府资金领投、社会资本跟投、群众资本共投”的模式。度假区旅游的火爆,吸引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11月15日,在千年银杏谷文化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对面,永兴村统一配置的摊位整齐排列,村民们现场炒制银杏果,摆出上山摘的野生猕猴桃、核桃等山货,以及从自家菜园摘来的小青菜、小葱等现场售卖。“炒银杏果,供不应求。”摊主村民张桂香说。一旁的杏乡餐饮店,店主张成华从早上6点忙到下午3点不停歇。
      “村民们要么自己开农家乐、摆摊卖农特产品,要么发租自家房屋,多的一年增收六七万元,少的也可以赚近万元。”千年银杏谷景区所在的永兴村党支部书记胡享艮说。
      高端民宿入驻,孙皓嗅到发展商机,研究生毕业后回村改造自家老房子办起了叁生有杏民宿。裸心隐乡、大乐之野、斜阳耒筑除管理人员外,其余员工九成都是洛阳本地居民。九口堰村发现市场商机,成立一家布草洗涤服务公司,承接度假区内所有酒店、民宿的布草洗涤业务,带动10余名村民就业。
      “当更多村民从旅游发展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受益者,保护古树、维护环境、传播乡土文化化为自觉行动,乡村文旅发展更具生命力。”洛阳镇党委书记黄超波说。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