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3995|回复: 0
收起左侧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念活脱贫致富“经”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5-14 09: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日报见习记者 杨仪凡
      5月9日,记者走进曾都区万店镇黄家畈村蔬菜大棚,成熟的青茄挂满枝头,十分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地里的黄瓜、豇豆也爬满了藤枝,大棚内一派丰收景象。
      黄家畈五组贫困户王万芳和其他两位村民正忙着将刚摘好的茄子装箱。见到记者,她拍了拍沾满泥土的手,乐呵呵地说:“自3月16日复工以来,我就在这里帮忙采摘,生活有保障。”王万芳家是黄家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帮扶下已经脱贫,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像王万芳这样的贫困户,基地还有42人,他们在这务工,补贴家用。“除优先安排贫困户长期干活外,我们还通过流转土地、产业分红等方式,帮着大家脱贫致富。”黄家畈村党支部书记黄中荣告诉记者,“村里的蔬菜基地占地100亩,有101个大棚,疫情形势好转后,村里迅速组织复工复产,蔬菜长势喜人。”
      黄家畈村在培育特色产业、实施富民项目、壮大集体经济方面,念活了脱贫致富“经”。
      除蔬菜大棚外,该村在2017年建设了占地50亩的“虾稻种养”产业项目,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模式,由村委会主导,采取“五个一”模式,由村里统一建设基地,统一购买种苗,统一技术培训、管理,统一销售渠道,统一分红增收。2019年该项目已经带动51户146人脱贫增收。
      记者在虾稻种养基地现场看到,饲养员戈良友正在投虾食、除杂草。戈良友说:“我们每天定时定点喂养,除去人工和虾饲料费用,今年预计收益能达到13万元。”
      黄家畈村驻村第一书记曾东山坦言,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工作都相对滞后,所以聘请了很多滞留在家的村民在基地务工,减少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还带动不少村民就近就业。
      记者了解到,除了“虾稻种养”这个扶贫项目外,该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带动贫困户10户38人脱贫,黄家畈村将继续重点发展高标准生态稻虾种养示范基地、农产品产销一体、光伏发电三大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