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暑假结束,
孩子们即将重返校园,
市民张女士却发现,11岁的女儿,
只要一听说“上学”两个字,
就是各种不愿意,
甚至情绪或行为也有些异常,
多次说教未果,
张女士向市中心医院心身医学科专家求助,
得知孩子这种情况,
是较多学生同样存在的“开学综合征”。
那么,开学综合征究竟咋回事?
面对开学综合征,
家长、学校、学生该如何应对?
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PART 01
“开学综合征”究竟是什么?
开学后,不少学生会出现生物钟紊乱、学习动力不足等状况,常见于新学期之前,这便是“开学综合征”。这并非是单纯厌学情绪,常常由以下三种深层机制造成。
(一)生物钟紊乱
暑假里习惯了晚睡晚起,难以适应开学后的规律作息。
(二)学习动力不足
依然沉浸在暑假各种休闲活动的轻松氛围里,不能马上调整状态为学习模式。
(三)焦虑升级
“担心老师检查作业后批评我”等预期性焦虑出现。
PART 02
家长:做孩子背后的坚实后盾
家长可从以下方面给予支持。
(一)调整作息
提前一周调整作息,模拟上学作息,规律饮食。
(二)心理调适
接纳孩子紧张、焦虑的情绪,倾听、理解并鼓励孩子。
(三)学习支持
在家设置安静学习区,协助制定学习计划,劳逸结合。
PART 03
学校:为学生打造温暖港湾
学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温暖的校园氛围
开学后可组织学生分享暑假趣事,缓解学生紧张情绪。
(二)调整教学节奏
安排复习课,回顾上学期知识,实现平稳过渡。
(三)提供心理支持
开放心理咨询室,缓解焦虑。
PART 04
学生:主动出击,拥抱新学期
(一)调整作息,恢复规律
开学前一周主动调整生物钟,按时作息及饮食。
(二)心理调适,缓解焦虑
接纳紧张、焦虑情绪,学习积极的心理暗示。
(三)学习规划,提升效率
制定合理学习计划,尝试新学习方法,如思维导图等。
(四)社交互动,融入集体
回校后主动与同学分享假期趣事,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
(五)运动放松,缓解压力
每天进行课间操等运动,缓解压力。
PART 05
结语
开学过渡期是重要的调整阶段,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携手努力。家长要做温暖的支持者,老师要做耐心的引导者,学生自己也要积极调整。祝孩子们都能开启新学期的美好旅程!
若有疑问,欢迎联系随州市中心医院心身医学科(联系电话:0722-3281017),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供稿通讯员:周姣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