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谈谈灌灌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231|回复: 1
收起左侧

【资讯】 今日入中伏 伏期长达20天 !

[复制链接]
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26 17: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本帖最后由 府马岭 于 2022-7-26 17:05 编辑

   

0.jpg

不知不觉中,2022年的头伏已经落幕。今日,我市正式迈入中伏。因与大暑节气相接,中伏也是夏季里暑热最盛的时期,此时炎热会达到巅峰。尤为特殊的是,今年还是“双中伏”,从7月26日一直到8月14日,长达20天。

双中伏:今年中伏长达20天

今年的三伏从7月16日开始,昨日是头伏的最后一天,我市天气十分炎热。今日是中伏的第一天,比较特殊的是,今年的中伏长达20天,民间俗称“双中伏”。

为何每年的三伏天不是一样长呢?这主要取决于中伏的长短。古人通常把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中伏,指的就是三伏中的第二伏。中伏的天数有长有短,每年到来的日期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中伏为10天,有的年份为20天,这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进入伏天,而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起始时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是末伏的开始时间。

所谓的庚日就是带有“庚字”的日子,我国古代采用“天干地支”来记录日序,其中庚日总共有6个,分别是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戌日、庚申日。庚日与庚日之间间隔10天,所以初伏和末伏规定时间是10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则为20天。

今年6月21日为夏至日,这一天是“乙巳日”,往后数的第四个庚日是7月26日,也就是中伏开始的时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8月15日,也就是中伏结束、末伏起始的时间。中间出现了5个庚日,所以,今年在中伏之后还会再闰一个中伏,将中伏的期限延伸到20天,这种现象俗称“双中伏”或“俩中伏”。

据悉,上一次中伏只有10天的时候,还是2014年。下一次只有10天的中伏,则是2025年。

天气:步入中伏,雨水相伴

三伏天是一年中暑热最盛的时期,中伏又因与大暑节气相接,在热力上更胜一筹。正如诗中所说:“炎炎三伏过中伏,秋光先到幽人家。”

三伏天正值七八月,这时我国许多地区主要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在高压内部下沉气流的控制下,天气晴朗少云,导致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急剧上升,气温也随之上升。同时,在副热带高压的西北边缘地区,一些偏南方向的气流把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吹到我国大陆,为降雨提供水汽,地表湿度增大后,散发的热量就会减少。这样,在吸热增多、散热减少的情况下,地表热量不断累积,出现一天比一天热的情况。

特别是到了中伏,地面累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为炎热。对于十堰来说,今年头伏期间的天气并不算炎热。头伏的初期,我市出现一次高温天气,局部地区的最高气温达到40℃。之后,由于雨水的到来,我市气温明显下降,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不到25℃,高温天气有所缓解,夜间十分凉爽。

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预计26日步入中伏后,我市还将维持晴热高温天气。从27日开始,我市将迎来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有短时强降水,高温随之缓解。

健康养生:三忌三宜三秘诀

进入中伏,天气酷热难当,且多雷阵雨,容易携带湿气。在这高温高湿的时节,专家建议,市民在中伏一定要重视养生,做到三忌、三宜、三秘诀。

三忌即忌晨练、忌贪凉、忌大喜大悲。夏天植物的呼吸作用很强,早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不宜晨练。另外,夏天的早上,老人的血压较高,锻炼身体很容易发生危险,所以应尽量选择在傍晚时分运动,做一些不剧烈的运动,稍微出汗即可。贪吃冷食、直吹空调、洗冷水澡等贪凉行为很容易导致寒气入侵,人体的热汗散发不出来就很可能生病。此外,炎热天气下,人们容易心烦意乱情绪激动,容易损伤心脏,所以夏天一定要清净养心。

三宜即宜吃苦、宜晚睡早起、宜补钾。吃苦指的是多吃苦瓜、苦丁茶、莲子心一类的苦味食物。同时,夏季人体排汗多,身体的无机盐大量排出体外,需要重视补钾以维持钠钾平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三秘诀指的是多吃瘦肉、摇扇降温、热水泡脚。多吃瘦肉可以补充优质蛋白,同时避免摄入过多油脂。摇扇子不仅可以降温,还可以预防肩周炎,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夏季中风一般发生在右脑,用左手摇扇子能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古人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热水泡脚能够很好地祛湿除寒。

三伏里最热的中伏来了!持续20天

“三伏”分头伏、中伏、末伏,今年中伏有20天,为7月26日至8月14日;暑伏天里中伏最热,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温。

“头伏饺子二伏面”,中伏到来,吃面成为很多人的首选。饮食应以消暑去火为原则,同时要防“空调病”,不要过度贪凉。



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2-7-26 17: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1000.jpg

1000 (1).jpg

1000 (2).jpg

1000 (3).jpg

1000 (4).jpg

1000 (5).jpg

1000 (6).jpg

1000 (7).jpg


返回谈谈灌灌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