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特约记者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5-4 14:42 |
---|
签到天数: 271 天 [LV.8]以坛为家I
|
本帖最后由 古道西风 于 2018-4-3 09:10 编辑
牡丹之歌
你将最美的芳华,绽放在清和四月,临风摇曳,朵朵犹如待嫁的新娘。
你风情万种,仪态万方,浓艳妩媚而不失端庄,雍容华而不失阳刚。
曾记否,武则天女帝醉酒后突发奇想,下诏上苑百花,隆冬时节齐放。多少花儿屈服权势的淫威,只有你为守节令将圣旨违抗,武太后将你怒贬洛阳。面对太后泄愤的焚烧,你没有沉沦,在陌生的洛阳扎根繁衍,将那里变成神州大地的牡丹之乡。
你不仅有美丽高雅的倾城倾国之貌,更有不畏强权的果敢坚强。自从《诗经*郑风*溱洧》开文学之先河,写下“唯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之篇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醉倒在你的石榴裙下,用生花妙笔为你写下一封封情书,将倾慕溶于滚烫的诗行。
五代诗人皮日休是个多情郎,他的情诗一定让你终生难忘: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唐代孤傲的刘禹锡在《赏牡丹》中写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千古绝唱。还有诗坛巨擘李白、王维、陆游、杨万里,词界大腕辛弃疾、范成大、张孝祥,为了赢得你的芳心,哪个不竭力写出佳辞妙章,向你倾诉衷肠?到了现代,词曲家乔羽创作的《牡丹之歌》,经蒋大为一唱,曾传遍中国的大街小巷。
历代的丹青圣手,如南宋的徐崇思,明代的徐青藤、沈周,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清代的赵之谦、恽寿平,来自西洋的画家郎世宁,近现代的陈之佛、于非闇,哪个不争先恐后为你造像?或工笔重彩,或写意潇洒,手握马良神笔,勾勒提按,点厾皴染,随类傅采,淡抹浓妆,画出你神形兼备夺人魂魄的模样。
你从宫苑禁地来到神农故里,来到尚市龙脉瑶池旁。或长于谷底,或生在山冈,历经风雨露,沐浴日月光。你圣洁的脸庞,无论是羞涩下俯,还是自信上仰,都是造化中的曼妙姿态,天下无双。
风来了,你舒缓地曼舞;雨来了,晶莹的珠儿沾湿霓裳。蝴蝶翩翩飞来了,那是羡慕你的美艳;蜜蜂嗡嗡飞来了,那是觊觎你的芳香。
神农牡丹谷,如一个巨大的磁场,一波波游客来自四面八方。不管你是张开笑脸,还是含苞待放,都能吸引人们欣赏的目光。瞧瞧,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丛很靓。红的摇云霞,白的凝雪霜。这儿一片魏紫,那儿一片姚黄。纵是西施貂婵再世,昭君玉环返阳,她们绝世的美貌,在你面前也会暗淡无光。快快拿出相机手机,选好角变,快门按得咔嚓响,将你的倩影机里装。美女自信花中蹲,花衬脸庞更漂亮。
中国人为何那么崇拜喜欢你呢?经过三千年的文化沉淀,形成一种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欣然接受的牡丹文化:富而不骄,卓尔不群,雍容华贵,富贵吉祥,武威不屈,高贵坚定,丰茂昌盛,国色天香。这些文化中,人们最亲睐的莫过于富贵吉祥,再就是丰茂昌盛了。譬如朝露,人生苦短,谁不希望自己拥有足够的财富和身强体壮,无灾无妄?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兴牡丹是在盛唐,因而牡丹繁茂又象征国运隆昌。牡丹安家尚市,是发展经济的偶然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已踏上伟大的复兴征程,只要自己不折腾,不动摇这个航向,中国梦一定会实现,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定能迈上小康。人们种牡丹,赏牡丹,画牡丹,摄牡丹,绣牡丹,进而吃牡丹油,饮牡丹茶,等闲识得牡丹面,这将是一个盛世重现的征兆。
啊,龙脉牡丹,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恣意盛开吧!开出一片姹紫嫣红,开出一派富丽堂皇,开出一卷绮丽锦绣,开出一园富贵吉祥!你花开的声音,是世上最恢宏、最动听的乐章!在这醉人的乐章中,我们载歌载舞,让梦想的旋律响彻地球的东方西方!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