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6529|回复: 0
收起左侧

[国内新闻] 利好!李兰娟院士:有几株病毒非常适合做疫苗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2-3 19: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2日凌晨4点35分许,由上海南开往重庆北的Z256次列车停靠武昌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带领的10人左右医疗团队下车后,赶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展开患者救治工作。 在这里,院方专门设置了一个新区域开展危急重症救治工作,这也是接下来专家组每天工作的场所。
    , Q. A/ |1 @( p1 Y
    从昨天(2日)下午3点开始,李兰娟院士在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电视电话会议,与钟南山院士、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以及在广东的专家,就修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等多项内容进行了三个小时左右的研究讨论。 会后,李兰娟院士就“武汉市当前疫情的发展情况、诊疗方案修订进展”等问题,接受了总台央广记者黎明的采访。+ ?! y7 U& s$ @! f5 A& V9 O

    % h! L4 Y4 S. ^, G! z! ]
    : a2 }! o2 F2 @9 x9 [( X: b5 G' x$ {/ G  k& S
    再度出征武汉
    , U2 m( c* L1 \( D" o' ~: ~希望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G/ ~5 B% i( M9 [; |
    8 h) K; d/ \  U1 H; ~
    记者:李院士,我们知道您这次是“再度出征武汉”,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此行有什么样的目的?
    2 {$ F1 w' ^% h3 W" p$ _+ w$ S0 u9 N" r( o' ^: _
    李兰娟:我们国家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了非常关键的时期,各省都群防群治,控制了它的蔓延。对于武汉来讲,发病率比较高,危重病人比较多,所以到现在这个阶段如何降低病死率、挽救更多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生命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这次)我们带了一个团队,(他们)都是在呼吸机支持、人工肝以及危重病治疗ICU这方面经验比较丰富的一个团队到这里来,希望跟这里的专家们一起共同为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做出一点贡献。+ ~$ G  }) }  a' v) ]+ y
    1 r# J  p, @+ \* i9 ~/ Z
    记者:为了解决危重病人的这个问题,目前武汉市又增加了三家专门针对危重病人的医院。经过上午的走访和调研,您如何来研判未来的效果?) h6 V, h0 A- V" L$ Q- n* H

    9 W8 K! y8 M0 }( ]8 `& m李兰娟:我觉得救治医疗的设备和条件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增加了这三家,这样许多危重症的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我们团队这次进驻的是他们省人民医院。这是定点的一个危重症的医院,我们想把浙江创造的一些危重症治疗的经验,尤其是在H7N9,因为H7N9病人很重,曾经的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病死率高达40%,但是我们在浙江建立了一套“四扛二平衡”的这样一个策略,大大地降低了病死率。在那里已经得到证明,希望在新冠危重症病人的治疗当中,也能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尤其是人工肝支持,能够改善呼吸衰竭的情况,包括微生态的调节,能够减少继发感染,还有一些其他的新的技术,通过这样的这里的病人的治疗,来再总结一些新的技术和经验,来大家共同推广应用。
    ! [3 o7 P9 g: ?+ T2 T- P: j6 ^: z4 N- ^" I) K, }% u
    : g! _- u; O3 b- `3 C/ ?

    7 {7 y# F# l4 ]2 q: V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1 f) h% r* V( A( P+ F, N" ^' {
    现在正紧锣密鼓地开展
    6 ?& v! t0 I5 L; f1 L1 h' S7 i$ a/ p
    记者:刚刚的会上大家是商讨了第5版的诊疗方案,第5版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 `/ G8 D1 j) j" O  @5 `/ g7 s! E% W9 Y
    李兰娟:新的一版中,根据前段时间我们防治当中的一些经验以及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都进行了整理,用这个方案来更好地指导全国各地包括武汉的救治工作,所以完全是一个诊断和治疗的方案。
    4 p( y/ Y9 Q& _& G1 l/ Z) B8 v+ K
    ; ~9 r( S1 l! u( H- e9 F记者: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大家特别关注的,就是“粪口传播”的问题,刚刚钟南山院士在广州接受会后采访,说也有可能。 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6 I3 P3 c% s9 _

    5 t6 \3 r) ^$ E7 V/ w( S; F李兰娟:因为传染病的传播有呼吸道的传播,也可能有消化道的传播,那么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来说)呼吸道的传播应该是基本明确的,它通过飞沫传播,近距离的传播。 那么现在也在粪便当中有部分也检测到有病毒的核酸,所以我们现在也在检测是否能够真正检测到病毒,假如说在肠道大便中也能检测到病毒,那说明可能在消化道也会存在。 要明确这个问题,我想已经很快了,我们在酸性里有检测到,但是能不能真正的分离到病毒,还要不断实践,很快的就能够把它明确起来。& g% V9 K- v* A

    " q  b% U. o- ~5 b; A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关于病毒分离和疫苗的研发,您这里的进展如何呢?) X8 L0 j/ }' l/ y) I+ d* Q
    ) e6 U) b3 [: F" X1 {$ {+ x: T
    李兰娟:现在检测的手段还是比较多的,可以有直接的分离,直接的检测,也可以通过基因序列来检测这个病毒,但最后的结果应该是相符的。 病毒的话,在浙江的话,我们的P3是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P3已经分离到8株病毒,那么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所以现在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1 Q# C; M" D$ D
    : i- r( n* V, a- y
    7 N8 N& `1 T/ N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