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0-9-3 16:16 编辑 0 g# W @ Y( _" J8 c5 [. |
/ P# ^+ l9 |( D- C- x# I
来源:湖北日报 8 ~) a4 A- ~+ w' d7 f
抗战精神,辉映未来。 抗战遗址,共赴国难的见证,民族精神的丰碑。它记录着浴血奋战的壮烈,镌刻着铮铮铁骨的顽强。 铭记历史,缅怀英烈,珍爱和平。 今日,湖北日报推出踏访抗战遗址报道,重读湖北人民在血与火中谱写的爱国主义伟大诗篇,激励新时代砥砺奋进的必胜信念。 湖北抗战大事记 1938年7月25日,日军在黄梅县小池镇登陆,入侵湖北。自此,英雄荆楚儿女开始了长达7年的奋起抗争。 正面战场 1、武汉保卫战 1938年6月12日,日军攻陷安庆拉开武汉保卫战序幕。日军集中25万优势兵力,向武汉发起猛烈攻势,中国军队顽强奋战,战况惨烈。10月中旬,武汉弃守。 中国军队总计参战兵力近110万人。日军遭受严重打击,损伤近4万人。 武汉会战后,中国抗战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2、随枣会战 1939年5月1日,日军集结约11万兵力,向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战至23日,日军退守,态势恢复战前。 3、枣宜会战 1940年4月下旬,日本约15万兵力,发动枣宜作战。中国军队投入兵力约35万人。6月18日,宜昌弃守。 4、石牌保卫战 1943年5月,日军向宜昌石牌要塞发起攻势,至6月12日,石牌保卫战结束,中国军队击毙击伤敌军7000余人。 5、鄂北会战 1945年3月20日—5月31日,中国军队在湖北老河口、河南南阳一带与日军展开2个多月激战,形成对峙局面,直至日军投降。 中流砥柱 新四军第五师在艰苦、持久的敌后游击战中,战斗1260余次,毙伤俘敌伪军和策反投诚人员共4.37万余人。共抗击日军3个半以上师团,共约6万人,占日军在华中兵力的25%,占武汉地区日军的48%,成为湖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1、1938年4月,中共湖北省委先后在应城汤池、红安七里坪主办游击干部训练班。 2、1940年1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成立,由李先念任司令员、朱理治任政委。 3、1941年4月5日,豫鄂挺进纵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共1.5万余人。 4、1942年5月,新四军第五师一部南渡长江,开辟鄂南游击根据地。 5、1943年3月,新四军第五师一部挺进襄河以南和洞庭湖北岸河湖港汊地区,开展游击战,年底建立了洪湖和桃花山抗日根据地。 6、1944年4月,新四军第五师在黄陂长轩岭取得了伏击日军的胜利。7月,一部共1000余人北上豫南,至抗战胜利,控制了豫南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建立了民主政权和抗日武装。 7、1945年2月,新四军第五师与八路军南下支队会合,成立鄂南军分区。8月中旬,以第五师主力组成的野战纵队参加了抗日大反攻。
: P" r$ N8 C/ ^3 v'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