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总书记专辑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5198|回复: 0
收起左侧

第一观察 | 此时刊发总书记这篇文章释放了什么信号?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1-2-16 08: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第一观察 | 此时刊发总书记这篇文章释放了什么信号?

    ) }4 Z  C3 j% h1 P7 p2 d来源: 新华社/ |; B6 E( v; c  h4 e, P
    4 Y) z5 T: B! u. _

    ( \6 Q3 u$ f$ W0 G2 \% e: H1 M

    5 C6 x) m! p, e5 c
    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将刊发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29日、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求是网2月15日登载了这篇文章。
    8年前,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在这篇讲话中就已经初具雏形,指引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精准扶贫方略孕育其中。
    8年后,站在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新历史起点,当年数千字讲话让我们更加清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的这场波澜壮阔伟大决战的思想脉络。
    这篇讲话的字里行间,总书记兑现承诺的责任担当,决战决胜的勇气魄力跃然纸上,让我们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2012年12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来到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
    “要看就要真看,看真贫,通过典型了解贫困地区真实情况,窥一斑而见全豹。”
    当年讲话传递总书记党的十八大后考察扶贫首站选择阜平的深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向绝对贫困宣战。
    记者曾经在2019年深入阜平这个太行山里的革命老区,看到山乡巨变写在老百姓的笑脸上。从2013年开始,当地群众在党组织带领下,拧成一股绳,找到脱贫路,坚定信心,黄土成金。
    从讲话中发现,带动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脱贫的种植业、畜牧业、旅游业等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考察之后为当地量身定做的发展规划。
    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两个小村庄的脱贫,是中国脱贫攻坚的缩影。

      Q& F' O3 S) I" q/ D8 T8 x1 H' Z, L

    : H% H. Y1 s& g5 W- m( a0 M
    这是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2019年8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从这篇讲话中我们能够看到,精准扶贫方略中“帮扶谁”“谁来帮”“怎么帮”“如何退”等问题,在2012年时已经有谋划。
    “帮扶谁”——“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平均数会掩盖差距”
    在当时的讲话中总书记提出聚焦重点帮扶人群。
    此后,我国的扶贫工作史无前例地精准到人,8年时间,累计组织近2000万人次进村入户,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
    通过建档立卡,我国第一次实现了贫困人口统计到人——9899万,比欧洲一个中等国家人口还多。
    明确了“帮扶谁”,为以后国家系列扶贫政策精准到人、到户奠定了基础。
    “谁来帮”——“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从一开始就在谋划一场史无前例的组织动员。
    2015年11月,“史上最高规格”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西部22个省区市主要负责同志向党中央立下了军令状,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在讲话中号召大家“要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他是这么说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他和贫困户算收支账,察看谷仓、床铺、灶房、猪圈,勉励他们增强信心。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派出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累计300多万名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驻村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付出汗水、心血乃至生命。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8年间1500多名扶贫干部献出了宝贵生命,铸就了永恒的精神丰碑,诠释了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
    脱贫攻坚战锻炼了一支过硬的队伍。去年在湖南郴州农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
    “怎么帮”——“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给阜平脱贫支的招。
    这也成为一年后总书记在湖南十八洞村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精准扶贫”方略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
    理论来自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进一步明确了“怎么帮”。
    “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当年的讲话中就指出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举措。
    8年来,超过70%的贫困户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98.8%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过产业扶贫政策。
    - O8 M$ o3 g7 ]6 _
    ; h  c2 k/ W6 u4 _+ l5 w9 Z; M
    2020年9月24日,搬迁户宋举在云南镇雄县旧府街道的产业扶贫基地劳作。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社会保障兜底……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扶到点上、帮到根上。
    “如何退”——“对这种现象,有关部门要研究一下,该摘帽子的就要摘,不该戴就不要戴,没什么好照顾的!”
    早在2012年脱贫攻坚战还未打响时,在调研了阜平和一些地方的真实情况后,习近平总书记从贫困人口识别到退出全过程来谋划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
    当时的讲话还专门提到扶贫款截留、挪用等乱象,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不满意,甚至愤怒”。
    8年间,从开展省际间交叉考核到第三方评估,再到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监督考核机制实施以来,最严格的考核评估贯穿始终。
    “我们不缺豪言壮语,也不缺运动式的东西,关键是看有没有找对路子,有没有锲而不舍干下去。”
    回首8年历程,习近平总书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咬定目标,久久为功,指引伟大战役一步步走向胜利。

    / _7 ?% [5 _2 }
    3 i; ^& s6 H5 B- g' M

    7 |/ \, w- V5 t, C9 h- P
    - ]; A. k# g9 {$ R* ~. V
    返回总书记专辑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