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1-6-16 08:44 编辑
/ z' Q9 k) U$ N. s* F7 K1 |; E( O( U: s- g7 E8 w6 {
来源:湖北发布" X. Q% P, c3 l& \ Z
十堰燃气爆炸事故发生后,十堰、武汉、襄阳、随州四支消防救援人员先后赶赴现场全力救援,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紧张进行。
: D/ A# n0 r& Q' q6 `0 n" f* X# B" N他们,与时间赛跑 5 j/ w! T0 [3 K* b2 n4 j
l- w: d4 x4 _% K6月13日上午,十堰市消防救援支队28人第一批抵达,迅速开展救援。在7号商铺的搜救中,消防队员发现了一名伤员。由于机械进不去,救援队只能依靠简易救援工具与绳索,徒手移开楼板救出受困者。 * h S, O# y1 T$ N: G7 E' i$ f
消防救援队将事故现场划分为3个作业区,每个作业区分3个搜救小组轮流轮休作业,结合生命探测仪、搜救犬、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被困人员进行精准定位。救援现场还设置了9名安全员、2处安全哨,组织燃气、建筑、火调等专家对气体浓度、危险源、泄漏部位和建筑结构进行实时监测评估,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9 B6 b6 [6 N5 `/ G
这场生命大救援还在继续 救援现场 一名公安干警不慎受伤 在经过简单的医疗处理后 他又重返救援一线
$ p5 h% \4 y1 f) W" w. C" W$ f/ D( x# v
第一时间冲进事故现场的 一名特警队员 因高强度救援工作晕倒在地 被队友扶出
5 u Y! X+ n H3 [& F7 Z- ~
4 X8 h5 z$ j1 K, S/ N3 x5 J/ A8 C q
探访安置点:“您的药给您拿来了!” 3 v; o5 ~; R9 p- |
0 [: [7 B$ ?3 l; {0 [
燃气爆炸事故发生后,十堰市转移安置居民900多户,其中不少是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除了基本生活照料,他们的用药问题受到格外重视,安置点还特别配备了医务室和基础的药品。
% c K/ i4 |2 E7 y0 v由于品牌、规格差异,安置点配备的药物与一位老人常用的药品不同,这位老人需要的六种药,完全匹配的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居民不同用药需求得到满足,当地工作人员都会打电话协调,不到一个小时,老人需要的药品顺利交到了他的手上。
9 l4 J: a5 A* F' B3 m' y! z安置点医务组的排查工作还在持续进行,工作人员户户登记,不遗漏每一位患者、每一种药品。 # T1 r3 B7 @& N0 n/ b
一人一专班,一日一会诊
3 @7 T# t8 W4 s9 L. ~
b" O9 o6 A' B; ]在十堰市的定点医院,国家、湖北省、十堰市的专家和医务工作者组成治疗专班,不断科学优化治疗方案,让每一名伤员都能得到最佳治疗和护理,千方百计挽救生命。
- Z z) \$ t" a) u6 w, [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了31名伤员,其中危重症及重症伤员19位,轻症伤员12名,他们都在第一时间被送往医院。伤员送进医院后,都接受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按照伤情,他们被分为极危重、危重、重症、中等和轻伤等不同类别,接受针对性治疗。 1 w* X7 l# u1 |# T1 H' F6 A
目前,在十堰有来自全国多家优秀医院的创伤外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的优秀专家,组成了若干个救治小组,一个专班治疗一位伤员。根据伤员受伤部位、受伤性质的不同,每个专班的配置也各有侧重。 / m1 K! g# Q0 G* I; d
现场有个“蓬头油面”的“干饭人” 8 W/ y8 S! w7 O
湖北交投鄂西北运营公司职工王雅莹得知了燃气爆炸事故,下班后就直奔艳湖社区志愿服务现场。 : H& }- V' @( a4 m* _+ g& k
; _2 K; P6 x0 i每走到一户,她都要敲门入户确认是否有人在家,并做好每一户人员的信息登记,详细询问家里受灾情况,同时重点现场普及宣传燃气使用安全操作要领,并为他们送上爱心餐。 7 c8 c1 |9 i* S E; A! ^
$ A/ S( y, J9 F1 t
同伴们递过来的午餐,她索性就地蹲在楼梯间快速吃完,只为争取更多的时间为大家做好服务。 - a- o/ b* U! b
在十堰,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奔波于志愿服务现场,为当地群众提供悉心的服务。
8 ?: |0 L2 O1 m' r 8 ?, x, [: |5 P6 c0 ~) S
2 D" c: i" m' Q! m3 N8 }* x+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