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1744|回复: 0
收起左侧

[国内新闻] 隐秘的使命丨北平五烈士:黎明前的潜伏者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1-6-28 17: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G. D9 p0 o# G1 D! j, Q1 u" |% W

    1948年10月19日,南京雨花台刑场在一阵枪响之后,五名烈士倒在血泊中。他们牺牲前都身穿国民党军官的制服,却一直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五个人就是秘密战斗在国民党军队中的中共地下党员,被称为“北平五烈士”的丁行(xing)、谢士炎、赵良璋、朱建国和石淳。他们为何会被捕就义?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北平地下电台情报系统遭受的一次重大破坏说起。

    0 {! K8 s& r B- d! N0 w% y 9 J1 j6 L$ B. \% v" s& V* F( ~ g6 n2 n% ?% ^( Z* X

    1947年秋,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时刻,此时,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战场节节失利,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保密局加大了对北平地下电台的侦测力度,经过一番探测,锁定了北平京兆东公街24号的秘密电台。

    1947年9月24日清晨,电台人员一如往常地发完电报后,早已躲在门外的国民党特务段云鹏蹿进屋,将发报人员当场抓捕。

    - a$ V; y- Y: q( d- r2 R' ^3 m- _
    8 @" D9 P6 ? W: Z

    雨花英烈研究院院长 向媛华:发现了这是一个地下电台,而且从中发现了大量的密码和电报的原稿,因此北平情报组被暴露。发报人员后来叛变,供出了更多的情报系统的人员。当时被捕的中共地下情报人员有44人,牵连被捕的达到123人。

    : Q0 X7 k7 g$ ?9 y+ e$ J
    , n" T) l1 n( L, L! j) `

    令国民党高层震惊的是,谢士炎、丁行两位国民党将级军官,朱建国、石淳、赵良璋三位校级军官,竟也在其中。

    丁行,早在1927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五位烈士中党龄最久的地下情报员。抗战胜利后,丁行随时任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来到北平,任司令部军法处少将副处长,因办事能力强,深得孙连仲的信任,也由此获得了不少机密情报。

    雨花英烈研究院院长 向媛华:蒋介石亲自参与部署的涿州的军事会议的一些绝密的情报资料,都是由他(丁行)送给中共中央的。通过他的身份,不仅为我们取得了重要的情报,而且营救被捕的同志。

    7 E( ^: P/ Y( P+ ~1 w* ?) `( w% [/ i
    : {$ B A; s) \

    五人中,谢士炎出身于国民党陆军将官之家,官职也最高,是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部作战处少将处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主动请缨奔赴前线,在浙江衢州战役中以一团之众,歼敌数千。

    雨花英烈研究院院长 向媛华:抗战胜利以后,他(谢士炎)发现蒋介石继续内战,特别是对(国民党)一些腐败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所以就倾向共产党。

    于是,对国民党失望至极的谢士炎,主动找到中共党组织。

    1946年8月,蒋介石准备进攻张家口,作战计划就是由谢士炎负责制订的。党组织得到谢士炎密送的情报后,迅速作出部署,集结部队,迎击进犯的敌人并及时撤离。

    1947年2月4日,谢士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就像一把插入国民党心脏的利刃,不断向党组织提供第十一战区的战略、战役军事情报,为华北、华东的解放作出重要贡献。

    - o/ s# o. a3 {0 e7 N
    ' R, R5 t% @4 M0 V$ W

    和谢士炎一样,赵良璋、朱建国、石淳三人也因不满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国共内战爆发前后,主动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潜伏在国民党军队,根据各自工作特点,源源不断地为党组织传递着国民党机密军事情报。

    : N% B' I3 l* F$ H, z7 J
    , G+ x/ r' `9 t H/ V6 C

    雨花英烈研究院院长 向媛华:赵良璋是国民党的一个中尉飞行员,为我们提供了国民党空军在北平的一些部署的,空防的,还有包括他们飞行员的素质报告,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国民党空军的情报。

    根据朱建国提供的情报,中共及时了解和掌握了国民党华北战区的一系列军事部署和规划,而在军统情报机关任职的石淳,则利用秘密电台将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重要情报及时传递给党中央。

    被捕后,丁行、谢士炎、赵良璋、朱建国、石淳五人,在狱中经受了连续的威逼审讯、严刑拷打,但他们始终坚贞不屈,将生死置之度外。

    7 }, M3 I/ p1 |/ X& A2 Z
    $ {# C3 |8 n, A! _4 ?

    1948年10月19日,南京雨花台刑场上,五名烈士手脚戴着镣铐,在“中国共产党万岁”的高声呼喊中,壮烈牺牲。那一年,丁行40岁,谢士炎38岁,石淳30岁,朱建国32岁,赵良璋26岁。临刑前,谢士炎写下狱中诗:“人生自古谁无死,况复男儿失意时。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

    ( Y2 I& T9 @7 V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