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总书记专辑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3601|回复: 0
收起左侧

听总书记讲党史故事丨“长征第一渡”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1-8-23 08: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听总书记讲党史故事丨“长征第一渡”

    0 [5 p+ @; P9 c: T来源: 新华社
    7 t, M# r" e8 X# ?* \8 K
    编者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访红色圣地,缅怀革命英烈,讲述红色故事。让我们重温总书记讲述的党史故事,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于都河静静地流淌,当年中央红军主力出发的渡口旁,一段浮桥无声地诉说着87年前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传扬着“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的佳话。
    于都县贡江镇建国路上一处没有门板的老房子,如今成了游客慕名而来感受长征的去处。客家老宅内,“两井三厅”保存完好,进门处却没有门板。这是红军后人刘光沛家的祖屋。
    “为什么我们家没有门?”幼年时刘光沛问,母亲告诉他:“门板被你爷爷拆下来给红军搭桥了。”
    1934年10月,在于都河北岸集结着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8.6万余人。此时的外围,敌军重兵正围追堵截,步步紧逼。
    当地百姓主动送来门板、床板,甚至寿材,几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都用来搭设了浮桥。通过8个主要渡口、5座浮桥,红军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征途。
    于都河,从此有了“长征第一渡”的不朽名号。
    △这是位于江西省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2016年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这是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内的“长征渡口”(2019年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这是江西省于都县红军后人刘光沛家缺少门板的祖屋(2016年9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是今日于都河两岸风光(2016年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全党同志要做到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
    办实事、开新局
    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监制:孙承斌、陈二厚
    策划:刘洁、郑卫、兰红光、赖向东、王建华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
    文字:李兴文、胡锦武、高皓亮、邬慧颖
    编辑:李梦馨、雒圆、韩晓雨、刘金海、张善臣

    0 I! R. O& K) h5 C% V
    - {& n& c* G) i
    0 m  K" w8 r# }+ \1 L2 E
    返回总书记专辑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