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总书记专辑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3667|回复: 0
收起左侧

第一观察丨为何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1-8-29 21: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第一观察丨为何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
    ; L* A( c- U' _: L9 e' D* ?4 t
    来源: 新华社+ L/ B0 m# ^* A" n% ?

    ' M3 g) _# o! Y  K# ]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时隔七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每当民族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中央都会及时召开会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民族工作作出部署。
    在今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总书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到民族工作“纲”的高度。
    这一原创性的重大论断,为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一生动鲜活的比喻已是家喻户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我们,不仅要见紧紧抱在一起的一颗颗石榴籽,更要见完整的石榴。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为什么总书记如此看重共同体意识?
    这是由特殊的历史方位决定的。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尤其需要各族儿女携手奋斗。正因此,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只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才能实现各族儿女的大团结,乘风破浪,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从国际上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挥之不去,民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深刻影响着全球和平与发展进程。
    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那些妄图利用所谓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遏制分化的企图就不可能得逞。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当前,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工作,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指挥下,我们啃下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在今年2月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总书记强调指出了“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可以说,在实现全面小康的来路上,各族儿女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感受到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巨大力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抗疫的难忘历程中,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最终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各族儿女对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达到高度认同。
    如果将视野拉长到漫漫五千年,我们就会有更深的感悟: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根深叶茂,靠的正是国土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理念。厚重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对中华民族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种族、血缘、地域等因素,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正是从五千年文明中,汲取到丰沛的精神力量。
    现实,从历史走来,又超越历史。
    过去,一个朝代的兴盛,总是占统治地位的民族的兴盛。唯有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盛世。只要完整准确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好民族工作,“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动力。
    监制:赵承
    策划:霍小光
    主笔:王琦
    统筹:张晓松、罗辉、王绚、林晖
    视觉 | 编辑:姜潇、郝晓静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9 `% m/ Q6 t/ Q: g% O  i! G
    * j) h( ]$ d- a- D- y; s
    % ]  u, |" S1 g, {+ S: |1 T% H* y) ^8 _( Z% v  s* s0 k
    ; T$ X5 u. F) w- w2 X) c4 c* Q/ z, I
    1 |/ g8 {6 N% _  A5 s1 n
    ; P0 e& l" B3 q; r
    返回总书记专辑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