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7427|回复: 0
收起左侧

[湖北新闻] 汇聚众多孤本珍本善本!湖北学者花40年时间编成2500万字巨著巜丛编》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1-10-16 11: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1-10-16 11:42 编辑 $ _2 W0 }" r; i( P! b! _2 Y3 `

    ( h* y+ H0 E  K# ^

    近期,由湖北大学联合北京大学等16家研究机构共同编纂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丛编》在武汉首发,系统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9a95364292be78a5b8d9d45267997b24.png

    跨越百年,与当代读者见面

    《丛编》由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子渝、徐方平两位教授主编,70多位专家学者从中国、日本、美国等地搜集素材,精选出151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原始著作,汇编成45卷,共2500万字。


    - f: U/ `. ^+ z; J

    fd543b10155ecb20db75de37777c3d75.png

    《丛编》中有深藏于各地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的孤本、珍本、善本的影印,也有个人收藏和国家一级文物的照片。《丛编》中的文本70%是第一版,80%是第一次与当代读者见面。

    c8caeaf34473b7bb04e68bb6bc5f9a3c.png

    40年追寻,只为“中国心”

    主编田子渝教授从1979年开始搜集原始著作,力图还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文化画卷。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载体,就是著作。研究这些著作,才能找到伟大建党精神的源头,找到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心’,也就是‘中国心’。”

    田子渝教授介绍,在过去,学者们做研究的一大痛点就是不知道原始著作有哪些、在哪里、有多少。“现在,这本《丛编》就能填补这个空白,把大部分文本找出来了。”

    & k2 J( J+ |( t7 [6 L7 R

    36f1b0079110bcba1edc83440e1d0f1d.png

    为了追寻“中国心”,田子渝教授和团队花了四十多年。他和团队走遍全国,乃至美国、日本、欧洲的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寻找材料。

    中宣部对此高度关注与重视,给予大力支持,将这一项目列为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研究项目。在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田子渝教授和湖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华中师范大学、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16个单位的70多位专业人员一起,共同完成了《丛编》的精选、编辑。

    收集不易,中日学者多次接力

    “《丛编》中有本书,中日三名学者用了一年才完成收集。”田子渝教授介绍,有本10多页的小册子,名叫《共产主义与共产党》,藏在日本。按文献管理方要求,每次只能拍取全书三分之一,也就是两三页。为此,中日三名学者分三次接力拍照,才完整地收集了这本书。

    “团队作出的最大的贡献,就是把这些珍贵史料找出来了,并想尽一切办法把它数字化了,最终影印出版。”田子渝教授说。



    $ _! j. Y. r, F

    学界点赞:帮助巨大,意义非凡!
    - Q* d$ z/ Q, W/ P5 ?7 p(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丛编》一经发布,获得了学界的广泛欢迎。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顾海良表示,《丛编》对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共产党思想史,帮助巨大。“反映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初的追求,初心所在,百年奋斗。有很高的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和学理性。”



    ) v8 q  c& g8 G. J8 J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研究员认为,《丛编》抢救和保存了一批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对它们进行了提纲挈领的“说明”“注释”,有利于读者阅读,更有利于学者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学术意义。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说:“《丛编》大大拓展了学术研究的空间。”陈金龙院长介绍,从文献中间可以看到,早期编译者的立场,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些文本,又是怎样翻译的,《丛编》为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阅读史、解释史提供了大量素材。



    0 p: L1 H2 x8 F, F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俞良早教授为《丛编》点赞。他说,《丛编》的出版发行,是党的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更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催生了中国共产党,无数的共产党人不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学习,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践不断结合在一起。”湖北大学党委书记谢红星说,由湖北大学田子渝和徐方平两位教授主编的《丛编》,在中国共产党诞辰百年、带领中华民族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出版问世,是湖北大学广大学者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湖北大学社科人不忘初心、丹心向党、信仰至上的重要表现。

    附:《从编》部分目录


    # u' ]* t9 D: Z  r2 X) O


    / Z* x; m% V3 P! {+ v( J; Q2 L; K- z6 W5 M& u0 ~, X/ D1 P+ H  L

    ) X" V$ n) j4 B$ N/ X  i% l


    8 C0 [2 V- `# i/ i2 S/ ]

    # R  u3 R( _  s# T7 P( R

    & _/ s& ~& A3 v. s: _( d. r
    + Y3 `% H2 ~/ ^5 J2 s5 M. V$ e


    0 R: B6 N5 n% E; N( \
      t8 B& ?% P4 Z7 u5 _. L' E$ s+ P; Q; N/ w; M6 l; l4 K

    ' S* F2 ], C: O


    ( g; a+ g. |' d- _7 [


    + ?8 t/ J  S" C2 @3 I" c) B
    $ m" x2 E* H( q' F, O6 l

    . I$ @$ p3 @0 @) ]
    ! C7 z  y8 G% D' N


    " U6 z; H6 w" k& e, N- g2 [1 k6 Z. Z8 D
    6 o9 R8 M. j: K2 m

    0 q  C/ F3 L1 F- o3 Z
    - D# u! y  B# G* d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