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在线钟祥
& L4 O1 t3 u9 P# y; J& W近日,湖北省减灾委员会、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命名100个村为“湖北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钟祥市有且只有1个村榜上有名。这个村就是:冷水镇建设村。
$ G" D, U6 x5 w# P; f“湖北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经综合减灾创建村自评,在各地检查推荐的基础上,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和社会公示,最终评选得出。这些都是综合减灾组织健全、应急队伍完善、职责明确,应急预案、隐患排查评估体系和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完备,宣传教育经常,群众满意率高,达到了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社区(村)。 8 K* A8 R' ?! w0 _( n( ]
' D# S5 z# H1 w' t. i6 X' e冷水镇 \ 建设村
; T: Z% b7 r) g: b示范村
0 |; h: P/ f; K/ E, b& J7 ^钟祥市冷水镇建设村,位于冷水镇西北隅,东南与冷水相距20公里,西与荆门市子陵镇接壤,北与钟祥市双河镇、磷矿镇毗邻,版图面积3.5万亩,是北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村”,也是冷水镇出了名的贫困村。村内地形复杂:山丘、盆地、洞穴兼有。近年来,通过加强“综合减灾示范村”建设,建设村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 K) ~$ c# I" l) ^
7 [5 @- l' U, {" B- [
9 Z! K6 B [( Z2 l& G+ U; r& d建设村辖区内具有独特的“天坑地洞群、一村两古寨”景致,另有高山小盆地、红色摇篮遗址、古迹小碑林以及遍布村内的古树花卉……构成了一个奇特而绚丽的自然风景区。 0 o! W+ a2 x) `5 T
《钟祥五千年》载:在冷水镇有一处分布面积为5平方公里的奇异天坑群。据地质专家考证,这些天坑群形成于60万年至100万年以前。又载:这些天坑地洞,主要分布在建设村尚家冲(即三组),天坑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的有800余平方米,小的仅有1平方米不等。有的地面为单坑,有的地面是双坑,下到地下则合二为一。不论其形状如何,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坑中有坑,洞中有洞,且坑坑相连,洞洞相通,洞底有水。这样的天坑地洞群,目前在国内尚属少见,应该说,具备良好的商业价值,适合开发成旅游景点。
0 u& e& b- p+ B. K& q3 [
" T# ]. k$ @: S7 ^) E' S$ U i2 I
' |& W9 C0 ?$ u& Y该村的天坑地洞群,早年的《荆州报》以及《荆门晚报》、《钟祥日报》等报刊均有报道。这里还有久负盛名的、深不可测的杀牛洞和钟乳石异彩纷呈的玉乳洞(俗称妈子洞)等(有待详考)。 02 一村两古寨 巍峨展风采 5 g: h5 t# h G: X
m* `* H7 H7 I8 j/ L: H
该村有两座古城寨。一名大林观寨,位于该村中部的大林山顶,因山顶古庙观名大林观,故寨名大林观寨。现有水泥路通到山脚下,简易公路直通山顶。山寨现存城墙260米,城高3-5米,建有南北两拱门,门高2.2米,宽1.38米,城墙顶宽1.3-1.5米,全部用块石砌筑,现存大部分完好。城中建有大林观庙,分前庭和正殿, 供奉真武祖师爷,殿内外现存碑刻20余块,其中碑载“大林观自隆庆(1567-1572年明穆宗年号)重建”,距今442年。又载“为防匪患,城寨建于嘉庆五年”,即1800年,距今209年。 二是九泉山寨,因山上有九股小泉水而名,位于尚家冲(三组)盆地北部边沿,与大林观寨咫尺相望。 # e6 t8 G1 r2 ^0 D0 e; N& |
建设村有两块小盆地。一是李子坪盆地(四组)。人们一走进去便知是盆地。举目四望,高山合围,四面群峰似腾龙跃起,葱翠欲滴。中间坪地上田连阡陌,沟路纵横,交织出四季美景。尤以秋至,坪地谷子一片金黄,如诗如画,蔚为壮观。坪地边沿散居着15户人家,现已有白壁红瓦的小洋楼冒出了树梢,在绿树掩映下,似玉女婷婷,清纯美丽。 这里有一个位于坪地西北角引人入奇的大地坑,有史以来,不论是大雨滂沱,还是细雨霏霏,水都是从这里流走,而人畜庄稼万无一失。 还有令人倍感神秘的不解之迷:不知是苍天慈悲,还是大地恩赐,在坪地东南角的农田最高处,有一眼泉水,名曰“龙潭”。每当农田需水季节,泉水就丰盈充沛,且余水外溢甚微。人们为了充分合理利用泉水就修建了“一潭连三堰”,既拦雨水又蓄泉水,保障了坪地庄稼连年丰收。这里的人们吃五谷杂粮,尝自然花果,饮山涧清流,颐养天年。 二是尚家冲(三组)盆地。这是一块“隐形”盆地,外地人初来乍到,并不知道是盆地。这里有山谷、沟壑;这里有冲畈、水塘;这里也有农舍小院、且都是随山绕路转,形成的多个自然村寨。四周高山的分水岭非圆亦非方形,且越峰跨巅,其山雨洪水,总是万水归宗,朝着盆地近乎中心的地坑奔涌。地坑竟成了尚家冲粮食丰歉和人畜安全的“主宰神”。 04 红色摇篮 唱响北山 % o" Q# Y$ o( n' s3 t
) Y6 j6 z# D) l, S9 |: ?
该村是北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北山革命的摇篮,这里走出了张明卿、刘培龙、周辅臣、汪右成等一大批北山革命的俊杰贤哲,同时也保护和支持了段玉美、叶尧若、杨润夫、白云凯、从克家、许猛等党在北山领导人及其革命活动,其功勋卓著,万世景仰。
9 ?3 d: u3 }5 T0 Z$ Q% M0 _) R4 I0 D, s1 X8 `( L$ S
7 g% H+ ?: u7 w( ^0 c
《荆门碑刻》载:“大林观寨,存碑二十块”。入编《荆门碑刻》一书的有“大林观从来香火碑”、“伏以人禀天地”、“戊己圣母诰”碑等10块。其中有“乾隆29年立碑(1764年)说:“金气形成,四山璇绕,古石清流,异致非常”。从碑文中足见自古大林观寨山的伟岸雄姿,胜景怡情,气象万千,非同一般。 村内不仅此处存碑20块,还散存有“连鱼洞”石刻及多处墓碑。这些碑刻是地方历史的见证,是书法艺术的宝库,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建设村还有稀世珍奇——造型奇异的古柳王,年龄已有200多年,如今已挂牌保护。合抱的古银薇;高大参天的三角枫;奇峰怪石的“鹰子嘴”;喷云吐雾的“幺姑井”等自然奇观。 4 e. h6 H% o$ n/ T, \, W) }
9 b2 w! `" H7 f! C
二百多岁的“古柳王” 卓兵 摄
: n3 v2 `8 G% z# F建设村村民纯朴善良,热情好客,愿以景点搭桥,以友谊铺路,热情欢迎各界朋友的光临,期盼您用温暖的手、大爱的心,扶持该村跨进新农村经济大发展的快车道! 郑重提示:爱护文物古迹,文明游览!因该村旅游资源目前尚未开发,网友自行前往游览务必注意自身安全! ) H) n# \/ ~2 P+ o
来源:云上荆门、钟祥市红色文化研究会、鸣谢陶文美老先生、网友“罗托祥子”
u/ R) q8 Z4 s, a4 h5 U
- j$ Y! Y6 I!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