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0060|回复: 0
收起左侧

[湖北新闻] 脚下沾泥土 心中有真情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2-6-14 14: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脚下沾泥土 心中有真情
      i1 @& M# k6 }3 f, R

    ——一论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


    + M4 X  e2 j! L, V+ \1 b
    9 |' n0 \" Y  p+ S' s

    湖北日报评论员

    基层一线,是党员干部了解社情民意、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强化宗旨意识、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水平的大考场。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下基层是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切入点,是必须走深走实的第一步。

    “走遍基层才能心里有数,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倡导并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百姓心声。在正定工作时,3年内骑着“二八”自行车跑遍所有公社和大队;在厦门工作时,一次次上高山、进海岛、下农村、入农户,骑自行车跑企业、坐拖拉机进大山;在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工作制度,一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三进下党”。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给全党树立了榜样,也教育了广大党员干部:到不到基层和群众中去,是不是了解群众的呼声,有没有对群众的感情,想问题、做决策、干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不一样,抓工作的力度和效果也就不一样。全省党员干部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下基层的工作方法,把下基层当成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和分内事,切实践行“一线工作法”。

    下基层,既要“身入”,更要“心到”。下基层有方法问题、能力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感情问题、立场问题。下基层首先要解决感情问题,情感和心灵上的到达,才是真正的到达。下基层不是走形式,也不是“例行公事”、完成“任务”。只有带着忧民、爱民、为民、惠民的深厚感情,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真正扑下身子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才能杜绝“车子转一转、隔窗看一看、干部谈一谈”的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

    下基层,既要结合实际,更要注重实效。结合实际,要求各地各部门的党员干部要紧贴各自的服务对象,找准下基层的行动靶向,让部门的工作职能、个人岗位职责与服务对象所思所忧所盼精准对接,避免“一窝蜂”,避免“挂空挡”。注重实效,要求下基层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干巴巴、硬邦邦,哪种方式利于拉近距离、沟通顺畅,哪种方式能听到更多实情、能收集到更多问题,就采取哪种方式,决不能“为下而下”,决不能把便民惠民搞成扰民。

    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真情。从根本上说,基层情怀就是人民情怀。坚持领导带头、以身示范,坚持各级党员干部应下尽下、能下尽下,深入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的地方去、到情况复杂的地方去,不仅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空间距离,更拉近两者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我们就能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战胜困难挑战的勇气和力量。

    / G5 v9 c9 X* X" Y
    1 ^8 P/ R3 H* g" ?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