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257|回复: 0
收起左侧

随县淮河镇:一线淬炼“文旅先锋”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淮河竹筏漂流开漂场景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刘诗诗 通讯员 王杰  
      随县淮河镇山水秀美、人文厚重,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该镇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主题主线,坚持在一线锻炼干部、在实战中提升能力,锻造出一支“懂政策、善宣传、敢担当、能服务”的文旅生力军,为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思想破冰,金点子变金钥匙  
      为将“绿水青山”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年轻干部深入调研年轻游客需求,群策群力为文旅发展出谋划策。  
      今年夏季,该镇创新策划“萤火寄语”活动,夜色中万只萤火虫闪闪发光,游客们书写心愿卡并互动。此次活动吸引游客超3000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业态升温。  
      为推动年轻干部全链条参与文旅发展,该镇17名年轻干部分为6个调研小组,深入景区开展市场分析、产品策划和品牌调研,形成“竹筏漂流多模式可行性分析”“文旅品牌塑造”等11份高质量报告,为项目提质增效提供支撑,注入青春动能。  
      “受‘村超’启发,我们也可通过赛事引流,带动消费。”一次交流会上,年轻干部鲁祎提出建议后,“菇源地杯”体育联谊赛、艺术摄影赛、短视频大赛迅速上线,并配套“文化市集”“露营节”等活动,短短几天吸引逾万人体验打卡,为龙泉村带来前所未有的人气高峰,实现了“办一场活动、兴一片业态”的良性循环。  
      项目练兵,攻坚劲化为进度条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在桐桥畈村红色纪念馆,年轻干部李思阳用真挚讲解,将一件布满弹痕的军装背后的战斗故事娓娓道来。红色宣讲比赛等“实战实训”,不仅擦亮文化品牌,也在潜移默化中锤炼干部思想境界与为民情怀,推动“讲中悟、悟中行”。  
      在众多项目中,竹筏漂流升级工程尤为引人关注。该项目以“一河漂两岸”串联两省景观,游客可边漂流边领略两岸风光。但前期推进因流程多、环节细、时间紧,面临较大压力。该镇党委宣传委员刘阳带领干部多次实地勘察,联合多部门现场办公,细化流程、明确责任,通过前移服务、协同办理等方式,加快手续办理,为项目顺利开工争取了宝贵时间。  
      “由于我们企业对相关审批流程不够熟悉,前期推进确实有些慢。”项目负责人曾兆童坦言,“多亏了镇里的干部帮忙协调、全程指导,项目才能顺利启动。”如今,竹筏漂流项目吸引力显著提升,游客量同比增长三成,带动沿线10余家农家乐、民宿收入翻番,成为文旅经济新支点。  
      为民服务,辛劳度化为满意度  
      在西游记漂流景区,“秩序与安全志愿服务队”每日巡逻15公里,排查安全隐患23处,帮助游客找回物品20余件,协助走失儿童与家人团聚。景区游客投诉量下降近六成,游客满意度显著提升。景区负责人李亚东表示:“自有了这支服务队,环境秩序改善了不少,游客评价也越来越好,对景区发展帮助很大。”  
      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淮河镇文旅产业实现质的飞跃。今年以来,全镇共接待游客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0余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4%和22.1%。干部素质提升正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  
      “乘着‘干部素质提升年’的东风,让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年轻干部实战淬炼的成长舞台和争先创优的比拼赛道。”淮河镇党委书记秦学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挖文旅资源潜力,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康养淮河、诗画小镇’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