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201|回复: 0
收起左侧

均川镇柳树河村: 网箱养殖,田里长出“软黄金”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5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随州日报通讯员 周越
      碧水映朝露,田畴蕴金光。近日,在随县均川镇柳树河村,数十亩连片的浅水池里,一个个长方形的网箱次第排开。晨雾氤氲,微风掠过水面,荡开层层涟漪,养殖户胡晓雨站在池畔,将一颗颗鲜活的螺蛳轻轻撒入水中,引来成群水蛭争相捕食——这看似寻常的平静画面,却承载着胡晓雨一家人的致富梦想。
      水蛭,俗称蚂蟥,其药用价值早在《神农本草经》便有记载,在医学领域有“软黄金”之称。干制水蛭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的功效,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材。现代研究发现,水蛭唾液中含有天然水蛭素——迄今最强的天然抗凝剂,在防治血栓性疾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胡晓雨与水蛭的结缘,始于2018年的一次远行。那一年,胡晓雨到安徽池州走亲戚,发现当地水蛭养殖十分红火,市场需求量较大,利润非常可观。胡晓雨决定留下学技术,把生财之道带回家乡。从网箱搭建到饵料配比,从生活习性到病害防控,胡晓雨虚心请教,刻苦钻研。几个月后,胡晓雨带着半斤水蛭苗,满怀信心地回到家乡。
      “水蛭畏强光,水温超过30度影响活性;水蛭养殖对水质也有较高要求,要经常换水或保持水的流动。”谈起水蛭养殖,胡晓雨如数家珍,“水蛭以螺蛳为食,而且必须是鲜活的螺蛳。水蛭会在螺蛳呼吸的时候瞅准时机侵入螺壳,吸食螺肉。正常情况下每5天投喂一次,采购螺蛳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经过两年的繁育和摸索,胡晓雨从安徽带回的半斤蛭苗发展到了200斤。2021年4月,胡晓雨在柳树河村流转15亩土地,建起100个标准化网箱,正式迈入规模化养殖。同年10月,收获成品水蛭3200斤,按每斤160元的价格出售,毛收入超过了50万元。那份喜悦,胡晓雨至今记忆犹新。
      近几年,尽管水蛭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但凭借稳定的技术和销路,胡晓雨夫妻俩每年仍有可观收入。“相比外出务工,水蛭养殖相对轻松,收益也更有保证,最主要还能照顾一家老小。有意向的村民可以过来学习考察,我们鼓励特色养殖做大做强,大家一起增收致富。”柳树河村党支部书记熊文振说。
    返回社会民生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