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林超 于 2018-6-7 16:51 编辑
- X6 a& f# s$ p! c
" y6 c& t' f H$ t$ ~$ ]) H* ](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7日电 题:跨越万水千山的情谊——对口援疆给新疆各族群众带来实惠
* D$ B) U. z# e$ v9 @ 新华社记者顾煜、刘兵
! k2 C! c+ v9 {9 J1 | 从帕米尔高原到准噶尔盆地,从塔里木河畔到阿尔泰山下,一项项民生工程、一批批产业促就业项目、一对对感情深厚的“亲戚”……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连续9批、近2万名援疆干部和技术人才跨越千山万水,在天山南北播撒着对祖国边疆的深情厚谊。
6 {: o, Z3 L- l" ?7 E3 ^6 e; I3 ~$ e5 u 民生建设暖人心
3 x6 ]" ^5 P4 v& J5 @' X 在新一轮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被放在优先位置,各援疆省市70%以上的援疆资金用于民生建设,80%以上的援疆资金安排使用到县(市)及以下的基层,使南北疆乡村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各族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感受到援疆工作带来的实惠。
, u' I4 x( G8 Q 2017年,19个对口援疆省市聚焦脱贫攻坚和民生领域,投入援疆资金151.8亿元,实施了一批以农村安居、棚户区改造、教育、就业、医疗等为重点的民生项目。户户住进安居富民房、孩子享受免费上学、小病不再出村……因为援疆的支持,这些“红利”正成为天山南北各族居民的“标配”。
' s! [, L ~; ~0 f+ v! w. t 走进广东援建的疏附县吾库萨克镇7村,除了安居房、柏油路、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便民超市也配套齐全,村民家中水、电、暖、气、厕一应俱全。“以前下大雨房子漏水,路上泥泞,现在的房子抗震防水,有天然气,上厕所都不用出门,党的好政策和对口援疆让我们的生活美滋滋。”村民阿布都热西提·麦麦提说。
% E: _' {9 K6 b' N5 v( U. Q 在地处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由于海拔高,高原病多发,以前当地医院缺乏医疗条件和人才,患病群众不得不下山到近300公里远的喀什市就医。从今年3月开始,在深圳市的援助下,当地有了第一家二甲医院,群众下山看病的压力和负担得以缓解。
& P& L( W+ D# l% E& C. m 结对认亲感情深; j/ L D7 x/ P% F4 x, v- ~
近年来,不少援疆干部积极响应新疆持续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当地各族群众结对子、认亲戚,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具体事情做起,帮助结对户解决最希望办、最迫切办、眼下能够办好的实际问题,用一个个实际行动凝聚起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_6 ]- J5 V8 P
“我的湖北兄弟,亚克西!”提起自己的湖北“亲戚”XXX,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呼和浩特呼尔村的阿迪力·吾布里就竖起大拇指。2017年4月,湖北援疆干部XXX与阿迪力一家结为亲戚。由于妻子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孩子上中专,阿迪力仅靠当镇上环卫工人每月2300元的工资,难以负担家庭的开支。XXX了解到情况后,不但从经济上资助他,还主动帮助他向村委会反映情况,成功办理低保和大病救助。今年XXX还积极帮助阿迪力申请信用社小额贷款搞庭院经济和养殖。如今,阿迪力不再愁眉紧锁,对生活充满信心。/ ^! ?+ _8 {; @
在阿克苏市依干其乡尤喀克巴里当村,去年4月第九批浙江省援疆指挥部24位援疆干部和24户村民结成“亲戚”。除了定期看望、资助生活困难的亲戚,给孩子们赠送书包、文具、新华字典等外,援疆干部们更是因地制宜帮助亲戚们走上稳定的脱贫路。去年,援疆干部叶祥发带着村民库尔班·吐尔迪培育黑木耳,2亩地2700个菌棒共收获1200多公斤鲜木耳,增收1.8万元。“感谢我的好亲戚,这相当于上一年我们家六口人的总收入。”库尔班由衷地说。
( o9 w0 |5 `8 f3 p5 M+ n+ a4 f 文化援疆促交融
) a: y' k* [$ A b) _ 近年来各援疆省市结合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创新互动交流的新形式、丰富交往交融的新内涵,相继开展了少年儿童“手拉手”、青少年“交朋友”等活动,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文艺巡演、影视展播、书画笔会等双向文化交流活动,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增进了新疆与内地的沟通与交融。# L: H+ @6 i1 A$ N' _' J
2017年第九批江苏南通市对口支援伊宁县工作组到位后,发现当地中小学藏书缺口达80多万册,“课外无书可读”成了伊宁县各族学生面临的一大困境。南通援疆工作组先后举行3次“让阅读照亮边疆孩子的未来”公益活动,向南通100多所中小学成功募集到70余万册图书,化解了当地学校的“燃眉之急”。! F t8 N0 I8 |0 r E
由于每本书的扉页上,南通的孩子们都写下了给伊宁县小伙伴的寄语和联系方式,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的学生夏克扎提·海义热提与江苏海门中学的李紫怡因此成了朋友。“我们每月都会互通电话,交流各自的学习与生活。”夏克扎提透露,尽管相距千里,他已邀请远方的朋友暑假来新疆做客。
7 M( i9 q! }* H0 P# x7 [ 电视连续剧《同心兄弟》、纪录片《喀什传说》、电影《漂着金子的河》、音乐剧《阿曼尼沙罕传奇》、动画电影《阿凡提新传》……上海市依托在文化理念、产业上的优势,帮助喀什挖掘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创作出多部文艺作品,深受上海和喀什两地群众的喜爱。今年热播的大型纪录片《我到新疆去》,讲述了憧憬、热爱新疆的人为寻求爱和梦想,在新疆奋斗和生活的故事,则是上海市文化援疆的又一次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