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3822|回复: 0
收起左侧

[国内新闻] 运-9唯一女机长陈金兰:率编队穿越雷暴、长航南海!她从容不迫

[复制链接]
楼主

客户端新闻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1-12 11: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在2018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战机多场精彩的空中芭蕾,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本届航展将于11日结束,不过11月11日除了“光棍节”、“购物节”之外,大家还知道是什么日子吗?

今年的11月11日还是中国空军69岁生日!

今天,一段燃爆屏幕的视频震撼发布!

被记录的是中国空军运-9唯一女机长陈金兰

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停机坪。“轰隆隆……”之声渐次清晰,一架运-9运输飞机穿过云层、对准跑道、稳稳降落。陈金兰步下弦梯,阔步走在阳光下。身旁,是她同机组的战友。

陈金兰,特级飞行员,全军唯一的运-9女机长。21年间,安全飞行4500余小时,驾驶过多种机型。荣获空军飞行员银质奖章,出色完成过数十项重大任务……

W020181111599148541138.jpg

陈金兰,空军航空兵某师特级飞行员

全军唯一的运-9飞机女机长(刘应华摄)

陈金兰与战友执行远海训练任务(刘畅摄)

40岁的陈金兰正处于一个飞行员的黄金年龄,却未忘记爱上飞行的初心:“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飞向前……”她唱起了飞行员们最喜欢的《我爱祖国的蓝天》,用这首歌,庆祝11月11日中国空军的69岁生日。

机长陈金兰(中)和机组人员走入机场,准备登机(向宇摄)

机长陈金兰和机组人员登机(向宇摄)

小身躯蹬起“大力神”

陈金兰身高只有1米6,而运-9是一款重逾60吨的国产中型战术运输机。驾驶舱内,陈金兰一气呵成,操控电门,拉杆蹬舵,加速、再加速,“中国大力神”划破长空,跃上云端。

运-9运输机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型战术运输机,主要担负空运、空投、空降和救护等任务,最大航程达5600多公里,最多可空降96名全副武装的伞兵。

因与美国C-130“大力神”运输机的各项战术技术指标相当或者接近,被网友称为“中国大力神”。这类运输机在目前世界各国使用最为广泛。

新闻名词:运-9运输机

2014年,陈金兰请命从运-7飞行员“跨度”到运-9飞行员,同批受命改飞的,都是运-8的男飞行员。运-8与运-9系统相近,无论是操纵熟悉度,还是力量,陈金兰都与他们不在同一条“起跑线”。

每次飞行前,陈金兰都会早早进场检查接收飞机

做好飞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刘畅摄)

2015年,陈金兰第一次接受运-9机长考核。时隔3年,当时的考核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在那次考核中,在距离跑道一公里、高度70米、着陆倒计时20秒时,考官丢下一句“飞机交给你了”,并将飞机偏离轨道后故意“刁难”她。“不能为自己找性别之分的台阶。”失败后陈金兰鼓励自己,“要经得住打击”。

飞行前,陈金兰在布置任务(向宇摄)

加大体能训练强度,增强腿部和上肢力量,刻苦钻研驾驶技艺,熟记操作使用规程,虚心向老飞行员请教技术要点……3个月疯狂训练后,再战运-9机长考核,陈金兰成功了。

小女子从无恐惧之心

一次兵员投送任务,运-9在夜幕中飞行。机上气象雷达大片显示红色(雷雨天气)。透过舷窗,看到雷电像烟花一样点亮远处的天空。

为了避开雷雨天气,陈金兰握紧驾驶杆的同时,明确机组分工,密切注视地平仪的变化,严格控制过台高度和飞机的方向位置。飞机离地的距离越来越近,300米,200米,100米……就在下降高度60米,距跑道一公里时,跑道出现在眼前……2分40秒后,在陈金兰和机组人员的精准操作下,飞机安全降落。

陈金兰驾驶飞机飞赴目标空域(刘畅摄)

飞高原、穿雷暴、过沙尘暴、作为长机编队飞行……成为运-9女机长这两年多时间里,陈金兰执行任务时多次遭遇险情,次次惊险中她心中从来没有一个怕字:“干我们这行哪能怕,怕就干不好。”

西部战区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团运输机千里机动至陌生地域,不断锤炼远程投送能力。(刘畅摄)

再苦、再难、再累,她也没怕过,从19岁进入航校成为新兵就如此。

1997年,19岁的陈金兰经历层层筛选,进入我国第7批女飞行学员队伍,成为第七批22名女飞行学员之一。

航校1年零8个月新兵生活,发动机原理、空气动力学、气象学……理论要比机械师强,拉练、旋梯、滚轮、单双杠、跳台,体能训练强度不输其他兵种。

陈金兰回忆起当年初入部队进行的操练课程,即使是老飞行员,也要不断练习保证身体素质。(向宇摄)

陈金兰在塔台指挥飞机起降。(张仲波摄)

“苦啊,咋不苦。”

“没有怕,一生中都没有怕过。”

“旋梯那么高,每个人都有第一次,上那个梯子就尖叫。有一次鞋带没系好,差点儿摔出去。”

“第一次上飞机跳伞,几百米高,喊了1、2、3,我就闭起眼出舱了。”

……

飞行中,机长陈金兰仔细研究航线(杨恩懿摄)

: H/ T, }6 Y; {. i! d2 g' u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