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7346|回复: 0
收起左侧

[湖北新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蕲春3万人傍着蕲艾产业链脱贫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9-2 09: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小艾草品牌价值达百亿

    ; W8 @' n1 s3 k* r6 v6 f
    蕲春3万人傍着蕲艾产业链脱贫
    0 X0 }+ F. ~  @3 G) o$ g9 b# N
    来源: 湖北日报6 k3 `; i# J5 B' Y' H

    : P, `! Y0 ?9 Z* J
    8月25日,蕲春县赤东镇五斗地村的“神蕲艾谷”千亩蕲艾基地鸟瞰。
    8月25日,位于蕲春县创业大道的李时珍蕲艾精品超市,顾客选购蕲艾产品。
    8月25日,位于蕲春县的湖北鼎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制作艾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阅读提要
    2015年,蕲春将蕲艾产业作为振兴中医药产业的切入点,迅速突破。小小艾草身价逐年看涨。
    如今,蕲艾全产业链带动10万人就业,帮助3万多人脱贫。2019年,蕲春县蕲艾产值已达50亿元,品牌价值超过百亿元。
    一望无际的艾草随风摇曳,辨识性极高的艾香四处弥漫。“好闻吧?”8月25日,看到中央媒体记者们走进赤东镇蕲艾种植基地,61岁的宋菊花满面笑容地打了个招呼。
    “这味道,既驱蚊又杀菌,闻了还想闻!”一旁,和宋菊花一起锄草的朱大姐热情地接话。
    重阳节前后,艾草将迎来第二轮收获期,这让艾农们充满期待。
    3万人因艾草脱贫
    “基地建在家门口,脱贫路上手牵手。”赤东镇蕲艾种植基地黄色的围墙上,14个大字格外醒目。
    戴着草帽、手上拿着一束刚割下的杂草,宋菊花脸上的笑容灿烂如菊:“一天工作八九个小时,主要是给田里割杂草,可以拿到80元。”
    过去,当地老百姓没有想到,随处可见的艾草,有一天居然能成为致富“金草”。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蕲春县一直围绕“李时珍”做文章,寻找“医药兴县”的出路。但中药材种植、经营始终脱离不了低端、散乱的“乡土气息”,难以形成气候。举全县之力打造的中国药材专业市场,年交易额仅6000万元。
    “遍地刨坑,不如深挖一井。”2015年,蕲春将蕲艾产业作为振兴中医药产业的切入点,迅速突破。
    该县引来广西老板马焱根成立蕲春桂康艾叶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选定五斗地村。“2017年3月签合同,1个月后,千亩岗地全部种上蕲艾。”村党支部书记汪汉光说。
    当年端午节前,村里收割了第一茬艾草。光是流转土地的费用,村集体就有6万元进账;在基地打工,贫困户也多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一花引来百花开。自此,小小艾草“身价”看涨。蕲艾全产业链带动10万人就业,通过种植、加工、艾灸培训等方式,帮助全县3万多人脱贫。
    能人返乡掀起创业热
    蕲艾产业发展了,一些在外的蕲春人也渐渐被吸引。“家乡有前景,还能带动村里人致富,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2014年,在外打拼了十几年的骆百林回到蕲春,成立鼎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蕲艾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过去艾条都是论根卖,现在论件买的多起来了。”疫情以来,骆百林的生意明显更为红火,“每天客人都要来三五波,业务做不完。”
    指着身后的厂房,骆百林略显自豪:“发展一年厂房就不够用了,2017年我们搬到了现在的位置,经过3年发展,厂房又填满了!”
    致富不忘乡亲。鼎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有224名员工,其中贫困户就有60多名。如今,这些贫困户基本都已脱贫。
    夏姣姑是彭思镇刘堑村人,只见她熟练地拿起艾绒,一番铺碾滚压,一根手工艾条制作完成。“每天有车接送,三餐免费,一个月5000元收入。”
    一只眼睛无视力的残疾人李毛球从建厂开始就在这里工作,负责制绒,还学会了维修设备。“吃住免费,一个月三四千元。”他说,家门口就能工作,比在外面务工强多了。
    在漕河镇刘榜村,返乡的陈志祥创办了湖北艾师傅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蕲艾种植扶贫基地986亩,并投入2300多万元配套建设生产车间,探索出“三金一包”的帮扶模式——“三金”为租用贫困户土地的租金、聘请贫困户干农活的薪金以及贫困户在入股合作社后可得的佣金;“一包”则是对贫困户的产品按照不低于保护价的价格来包收购。
    目前,公司已经与25户贫困户实现了精准对接。此外,在“艾师傅”长期务工的周边村民已经有60余人,短期务工的则有200人左右,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女性。
    新科技新业态让蕲艾更火
    蕲艾不仅让老百姓富了,也开拓了蕲春人的思路。
    在“艾师傅”,艾叶经过取、磨、挑、锤、筛等步骤后成为艾绒。艾绒至少要经过1万次捶打,3000次筛选。
    “我们现在做的是古法手工艾条,让蕲艾回归传统。”公司负责人陈志祥介绍,他们目前不仅研制药用蕲艾,也衍生出了艾草相关的洗发水、化妆品、饼干等。这种“千锤百打”后的纯手工蕲艾条,每年可卖出约130万支。
    陈志祥还利用以前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目前公司产品网络销售的比例占到了70%。
    “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新奇的玩意!”在蕲艾主题商店里,中央媒体记者们拿起琳琅满目的蕲艾产品感慨。“看这边,蒸汽眼罩、养足贴、肩颈贴等便捷艾灸产品,都是爆款!淘宝上排名前50的蕲艾网店,蕲春就占了31家。”商店售货员在一旁热情介绍。
    目前,蕲春与众多中医药高等院校及业内专家合作,成立了蕲艾研究院等5个研发机构,拥有准、械、消、妆字号12个,开发蕲艾产品1000多个品种,申报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200多个,“时珍”“李时珍”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蕲艾品牌价值逐年提升。
    据市场监管部门统计,元至7月份,全县新登记涉艾企业218家,平均每天新增1家至2家。2019年,蕲春县蕲艾产值达到50亿元,品牌价值超过百亿元。
    本栏照片均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摄

    1 V4 K& A1 X: k& w, U
    6 f  f( R7 F  X7 \( t3 e) {% C

    * e) M6 E7 z# W% P* B! I  c: H2 |: E! y
    : o5 B8 c- q7 ?: _
    ' ]) G6 a0 w1 K( t9 B! ~
    返回国内国际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