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总书记专辑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3978|回复: 0
收起左侧

信笺里的2020丨燕山怀中这泓水 总书记一直惦念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0-12-24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信笺里的2020丨燕山怀中这泓水 总书记一直惦念

    - J8 i' y2 T9 u" ?- n/ }, F来源:​央视网
    0 p# ]( `$ i* J: R
    编者按:“云中谁寄锦书来”。2020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书信的方式同人民群众、党员干部以及各行各业各界人士交流互动。一封封信笺,传达关切、鼓励与厚望,笔笔见真情,句句暖人心。岁末之际,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年终策划“信笺里的2020”,为您讲述总书记回信背后的故事。
    天天学习京城东北,燕山南麓,潮河、白河河谷之中,一湾碧水烟波浩渺,青山环绕。这就是中国首都最大地表饮用水源地——“燕山明珠”密云水库,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修建的、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
    走上66米高的白河主坝远眺,潮白河水从水库缓缓流出,自北向南穿过北京城东部。谁能想到,眼前平静流淌的潮白河,曾是泛滥成灾的洪魔。
    千百年来,这条首都的母亲河虽然滋润着京华大地,但也曾如一匹脱缰的野马,严重威胁着北京城的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为根治水患、破解京津“水荒”,党和政府制定了密云水库修建规划。当时生产能力有限,生产工具落后,打隧洞、筑大坝,几乎全要靠人力完成。
    “当时没有什么机械化设备,石头都是一点一点用大筐背上来的,有的是靠手推车。”如今,81岁的罗连恒遥望这座宏大水库,仍记得参与水库建设时的艰辛,耳边似乎还响起机械的轰鸣声和齐心协力的打夯声。
    1960年9月1日,密云水库正式建成,创造了“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水利奇迹。
    1985年,密云水库由防洪灌溉转为首都饮用水源。“京城三杯水,至少一杯自密云”,密云水库成为首都市民心中当之无愧的“生命之泉”。
    2020年9月1日,这座被誉为首都“大水缸”的重要水库迎来60岁生日。2020年8月30日,一直惦念着密云水库的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
    “60年前,你们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投身修建密云水库大会战。60年来,你们为了保护水库,关工厂、关矿山,为首都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北京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地位十分重要。”“当年修建密云水库是为了防洪防涝,现在它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已成为无价之宝。”
    这是2020年9月1日拍摄的北京密云水库
    60年来,为了这湾“无价之宝”,密云人民从“靠水吃水”到“保水护水”:库区内,10.4万亩耕地退耕,清退94个库中岛;库区外,划定867平方公里的禁养区,关停矿山开采,305公里围网、2.85万亩库滨带筑起生态保护屏障。
    倏忽一甲子,数代护水人。他们有的放弃了水库边的肥沃耕地,有的主动递交退养申请,有的离开工作了20多年的矿坑……保水、富民、引才、寻发展,密云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这汪碧水成为首都北京的安澜之水、生命之水、洁净之水、生态之水和民生之水,而这一方山水,也发挥出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反哺造福一方人民。
    “得知你们发挥好山好水的优势,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感到很高兴。”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守护好密云水库,为建设美丽北京作出新的贡献。”
    “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密云水库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历史和未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 k9 H8 n0 d
    " y1 T: q: W3 I7 y- t4 ^( |, A0 g" N

    4 _% L/ w4 s- \  |  J! t$ O; i9 L
    返回总书记专辑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