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回总书记专辑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4282|回复: 0
收起左侧

潮头观澜丨南水北调 国之大事

[复制链接]
楼主

随论超版

随论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6-6 12:22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1-5-14 16: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x
    潮头观澜丨南水北调 国之大事

    3 `# Q1 C: Q6 S% g2 y& i! F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G$ N7 w4 w2 T0 A  g& d+ Z) j4 I2 R$ b2 |# Q

    7 }; b9 y5 h! T, t  q9 E# ^
    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淅川县考察南水北调工程。淅川是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洁净清澈的南水从这里出发,跨江淮、穿黄河、依太行,千里北上,将一渠清水送往京津腹地。南水北调,为什么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作“国之大事”?《潮头观澜》,为您解析。
    宏伟设想 世纪工程
    水是生命之源,汩汩清水,滋润大地,哺育万物。打开中国水资源分布图,黄淮海流域人口、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35%,水资源量却只占7.2%。如何破解“北缺南丰、分布不均”的困局?
    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他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规划论证,最终从50多种方案中选出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2002年12月,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
    2013年11月,东线一期工程通水,自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取长江水,供水范围涉及江苏、安徽、山东三省。2014年12月,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从丹江口水库取汉江水,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图/南水北调工程官网)
    制度优势 办成大事
    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千年之后,这一畅想化为人间现实:南水北调规划最终调水448亿立方米,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规模最大、距离最长、受益人口最多、受益范围最广的调水工程,也是极端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工程建设领域许多世界级难题,又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因素。
    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情水情,建设南水北调这一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体现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南水北调工程,还离不开数十万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离不开移民的巨大奉献。以丹江口水库蓄水为例,数十万人的故乡永沉水底。在2015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特别向移民表达了敬意。
    △丹江口水库(资料图)
    南水北调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充分彰显了大国实力,有力证明了中国制度、中国道路的显著优势。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截至今年4月初,南水北调已经累计调水418亿立方米,相当于近3000个西湖的水量,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南水北调借南方之水,解北方之渴,实现了“南北共饮一江水”的梦想。如今,在北京城区,每10杯水中,就有7杯是来自南方的清水。河北500多万人告别了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图/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南水北调也为北方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中线工程向沿线开展生态补水超过54亿立方米,华北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北京的地下水水位自2016年以来累计回升超过3米。南水北调工程还有力带动了沿线地区的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持续筹划 造福人民
    2014年12月,随着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已经全面实现。习近平在重要指示中,对后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做好后续工程筹划,使之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航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资料图)
    就在半年之前,2020年11月,总书记实地考察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他指出,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约用水统筹起来。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
    根据规划,南水北调工程三条线路的建设时间约40~50年。今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深化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比选论证。
    南水北调,既是一条调水线,也是一条生命线,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刻下新的印记。
    监制丨申勇 赵雪花 龚雪辉
    主笔丨马喆
    播讲丨姚科
    音频制作丨刘逸飞
    视觉丨陈括
    编辑丨王继阳
    ; j( r0 Z3 m# n7 K) @, Y. r8 j! F6 p7 b

    : d$ U6 ^% s) k  U5 W( i
    . e3 _8 {' j  Y: _( w+ U' k
    9 G5 R2 [0 N/ [5 n  @! H7 ?
    8 v6 f% w: R8 O7 J, o: N8 E6 z+ l
    0 U4 ~8 b$ K, J( a# p; F

    6 T5 s+ p: t1 L7 d" X
    返回总书记专辑
    发新帖 回复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随论(请注册中文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  广告合作  |  产品服务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