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州日报 于 2022-1-21 16:26 编辑
0 q2 f. N' Z7 K" w2 j k' O
; c, ?+ h& f2 y% ^7 n% O# O! l来源:武汉发布、新华社昨日(1月20日)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刊发特稿 《武汉,这座英雄之城,凭啥“不服周”?》 全文如下 ; P( w9 J" q5 [
' q* q0 J6 _1 R, @ N" ^
两年前,新冠肺炎疫情突袭 “封城”之下,武汉多项经济数据陡降 经济崩了?城市慢了?活力没了? 从疫病康复的过程中 质疑武汉的声音从未停过
4 c) z$ Z: x: \, I面对重重难关 这座英雄之城“不服周” “不服周”是一句武汉人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意思是不服气、不甘心 面对困难勇敢闯 正是凭借着这股倔脾气 即便在病毒肆虐的至暗时刻 武汉也从未放弃希望 在全国支援下,武汉挺过来了 正从疫情“风暴眼”变经济“风向标” 不服周 重拾市井烟火香 ; S$ F9 d; A/ N( z3 k
长江、汉江交汇 奔涌的是武汉人的豪气 热干面、豆皮、面窝…… “过早”里散发着武汉的烟火气
5 U1 R' I0 N* D5 Z! A' |% E1 D' M( d0 m+ H+ L# E1 Z1 J
7 E6 |, g+ h8 I' w( L2 Q9 y* o/ D若想知道这座城市哪里的 “金钱交易”最频繁 从藏在街巷里但排满长队的 小面馆可见一斑 6 z, b. r7 p1 m
抖面,烫水,加芝麻酱、萝卜丁…… 天渐亮,一碗热干面后 活力涌动在城市各个角落 回来的还有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 L" C) |5 f! }/ ^
' L3 o% i7 C2 h a# W2 Y3 R2021年7月1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早餐店员工在制作热干面。新华社发 万芃琦 摄 两年前 为阻击疫情,武汉“封城” 武汉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陡降40.5% 无数家面馆遭遇着经营危机 “过早”成奢望 武汉罗氏热干牛肉面馆 45家门店2个月没做生意 复工后门店数量锐减一半
5 T7 o8 e& [* m' I* ^. a7 J" g+ u- u$ z* s' x* W4 r% m) P1 o
2020年1月26日拍摄的武汉黄鹤楼和长江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 d5 l# y H& z& H% t4 G! d1 x* `) y P两年过去 武汉走出疫情低谷 罗氏热干牛肉面馆已扩张到70家 凌晨两点,就会迎来当天的第一位客人 老板罗思偲说 “看着大家吃着、走着、说着 心里就会踏实。” 0 B" Z- Y" `: d. O/ T- P
烟火生香,人来人往 武汉人“不服周”就像这热干面 经得住滚烫的开水 又能在低温下迅速降温 并依然保持着自身的韧性 ! T3 L" U: [5 C4 C7 T+ R$ ]& r
步行街的烟火气 商业区的快节奏 地铁里的上班族 火车站前的人潮 活力涌动在城市各个角落 也直观展示着武汉的复苏程度
% r9 {! ^& d, {! [8 i1 B, b; A! ]/ \* A* Z! L, A
2020年6月1日,市民在湖北武汉保成路夜市消费休闲。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去年前三季度 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12317.73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8.8% 比2019年同期增长6.4% 武汉经济“高开高走,全年精彩”
% J6 ^. z, J7 N1 x; D
$ T/ \3 ~% H0 H" b! z' I0 h3 ^2021年3月22日,在武汉市江汉路举行的立体灯光秀吸引了大量游客观看。新华社发 胡九思 摄 不服周 创新升级勇向前 在创新碰撞的火花间 武汉经济换挡提速,弯道超车
7 F' _6 o1 B* ~7 |, [& ~& }
8 z$ N) H5 W) n7 a% D/ Z) ]( d1 T9 j# S7 f* w6 b
高新企业汇聚的武汉东南角 光谷未来科技城园区内 在12层的“北斗大厦”里 可以找到整条北斗产业链 这里研发出北斗高精度芯片 出台了10余项北斗系统国际标准 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婷说 “有时遇到紧急要处理的问题 上楼下楼跑动一下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6 g H i% m( T; b5 }: P" [! l, l一栋楼、一条链,延伸至一座城 类似这样的产业“大楼”正在拔节生长
! L; [, n* X% d, d* t) Y% ]过去一年 武汉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68个 总投资约1万亿元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9% 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5.2% 武汉正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 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9 J# X9 ]- [; [# Y* r% S/ r8 P5 u* h
' @) _/ O! H; O) B6 n: m
2021年11月,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举行,这是拍摄的“5G+工业互联网成果展”现场。新华社发 伍志尊 摄 0 |- S5 U' g6 B) c* ^
不服周 “九省通衢”更要“通江达海” 越过山丘 告别昨日阴霾 犹如千年前的“驼铃”响彻万里茶道 深居内陆的武汉 正加速“通江达海”的进程 不断夯实连接全国、通达世界的“大动脉” & a+ q1 Q4 y/ I
# X0 ~" j2 J4 G% d4 d$ k+ d. ?0 ^
% r+ g- j r! |! s3 v武汉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冲刺280万标箱 中欧班列(武汉)打造区域性枢纽节点 天河机场的国际及地区航线 覆盖除南极外的六大洲 “超米字型”铁路枢纽网建设不断完善 ……
* l& O% ]. i; q9 q/ Y
2 B, }6 D6 d+ G1 j* s8 g8 q( Q! M2020年4月8日,在武汉动车段,列车停靠在存车线上准备投入运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从疫情走出的武汉利用交通优势 为世界疫情防控作出努力 2021年,中欧班列(武汉)货运通道 折算发运455列 计3.7万多标箱 运行总里程385万公里 相当于绕行地球赤道96圈 9770.86吨当地抗疫急需的 口罩、防护服、呼吸机、手术衣 等防疫物资被运往 德国、波兰、匈牙利等国
" I$ [4 z9 F( q8 ~武汉已成为 全国屈指可数的能够衔接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 “战略纽扣” % E# }4 H" y% ?* h/ k3 w
. G9 H. V: K+ ?+ {1 \% D2020年4月12日拍摄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港阳逻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迈入2022年 登黄鹤楼,听铜铃轻晃 也见人来人往 跨长江大桥,看江水奔腾 也听声声汽笛 历经千年 武汉从来都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辛亥首义的一声枪响 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的烽火 一再肆虐的洪魔 2020年初的抗疫 …… 现实与历史的回响 不断印证武汉的坚韧不屈 没有什么困难能压垮这座英雄的城市
1 q% I7 V% p+ c/ ]5 h$ K' c因为 武汉,“不服周”! 6 [& u3 ^. W" @+ J, h9 W
( b% U9 p& ?& t/ q3 Z8 E
+ U+ f5 i$ v9 R6 k3 C4 `4 }7 z6 s, g6 R8 _8 {5 h$ ]2 X- C' ?4 v
7 W! r$ `1 _& n6 d
' \* b) B' u4 r: H5 A1 G
! n$ r& C* i2 D+ ?# v$ I
|